等待等待再等待! 悅讀〈水牛圖〉

文/楊宗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 ) |2025.06.24
101觀看次
字級
預購《理想的讀本》請掃描QR-Code
《理想的讀本》。圖/一爐香文化提供
圖/AI生成

文/楊宗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

擺動黑字型的臉

同心圓的波紋就繼續地擴開

等波長的橫波上

夏天的太陽樹葉在跳扭扭舞

水牛浸在水中但

不懂阿幾米得原理

角質的小括號之間

一直吹過思想的風

水牛以沉在淚中的

眼球看上天空白雲

以複胃反芻寂寞

傾聽歌聲蟬聲以及無聲之聲

水牛忘卻炎熱與

時間與自己而默然等待也許

永遠不來的東西



等待等待再等待!





詹冰(一九二一年~二○○四年)是台灣「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他自小接受日文教育,能以日文熟練寫作,但政權轉移、時局之變讓他失去發表園地,遂痛感有學習中文的必要。歷經十年的煎熬,他才開始直接以中文創作。

這位值得珍視敬重的「藥學詩人」,曾從詩的視覺性出發,利用漢字的特質創作了多首「圖象詩」。〈水牛圖〉便是詹冰利用漢字特性所創造的圖象詩篇,一九六六年十月發表於《笠》詩刊第十五期。

圖像詩中沉思的水牛

在視覺性的圖象外,這首詩的內容在說:夏日有一條水牛浸在樹蔭下的池塘休息,或許是為了驅逐騷擾的蒼蠅而不停搖頭,水面上遂出現「同心圓的波紋」向四周擴開。水牛浸在水中卻「不懂阿幾米得原理」,這一句讓全詩增添了許多趣味。

阿幾米得原理,即浮力定律:物體在液體中所獲得的浮力,等於物體所排出液體的重量。這個原理來自阿幾米得跳進澡盆,看到水往外溢而突然開悟。詩人在此引導讀者想像:倘若池塘就是澡盆,一頭水牛跳進去,會是什麼模樣?水牛也會像阿幾米得一樣,得到何種啟示嗎?

下句「角質的小括號之間」指涉牛腦,「一直吹過思想的風」則把水牛當作哲學家看待。當牛以沉在淚中的「眼球看上天空白雲」,又「以複胃反芻寂寞」,水牛的四個胃應該反芻草或飼料,詩人卻將之換成了「寂寞」,顯然都是將牠人格化處理。

寂寞中牠為何仍在傾聽蟬聲、歌聲與無聲之聲?因為水牛在等待,在水池或田間等待也許「永遠不來的東西」──即使永遠不會來,但牠始終沒有放棄。水牛究竟在等待什麼呢?詩中沒有明顯暗示或解答,等於把答案留給讀者思考。

等待,是水牛還是人?

這讓人聯想到一九六九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山繆.貝克特(Samuel Beckett)的代表作《等待果陀》,敘述兩名流浪漢,在傍晚時刻來到一棵樹旁等待果陀。果陀到底是什麼?劇中沒有答案──可能是救贖、是死亡、是神明,也可能是自我。讀者只知道劇中人已經等待了好久,而且不知道他們還需要等待多久,也不知道果陀是否真的會出現。

等待再等待,貝克特劇中的果陀依然沒有出現;詹冰詩裡的水牛也只能「等待等待再等待!」牠期待的東西可能永遠都無法達到,或者明知道要落空,還是繼續等待著。

〈水牛圖〉這首詩具有存在主義色彩,乍看下是在描述牛的悲哀,其實更是在透露人的悲哀,以及體悟到生存於世的無奈。詩人除了藉著水牛此一意象跟圖象,表達出對於時間、等待、寂寞與悲哀的看法;另一層意涵,則是藉一九六○年代台灣鄉間常見的水牛,來描寫台灣農民及其生活。詩人彷彿想要告訴讀者:這頭水牛的命運,就像台灣農民的命運。摘自《理想的讀本.國文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