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賽夏客
百歲人瑞的母親,身體機能迅速衰敗,平常自信滿滿的起居,竟然也力不從心,自摔於地,跌裂了臀骨;爾後,被安置在信譽頗加的養護之家。
手術後,家人認為有專業人員全天候照顧,總比回到欠缺醫療設備的家中穩妥,不惜花重金送去。但虛弱的母親可不是這樣想,她認為外面金屋銀屋還不如自己的狗屋自在,而且感到時日不多,更需要子孫承歡膝下的慰藉,愈想心裡愈鬱卒,一陣陣被遺棄的悲涼感湧上心頭。
然而,那個口口聲聲要家屬放心的養護機構,不放心老人家逕自行動,居然採取手腳綁縛方式管理,讓她整天躺在方寸之間;對於一個自尊心強且腦筋清晰的老人,那簡直是活受罪的羞辱,身體的病痛遠遠不及心裡的創傷,身心都找不到依偎的支柱,生命動能便在無奈中逐漸消失。
幸好,忙完工作的姪子,前去探望疼愛他的阿婆。這時,母親宛如遇到救兵似的,向他哀求著:「帶我回家好嗎?不然你很快就看不到阿婆了!」原本他帶著一顆放不下的心前去,這時更堅定他的意志,沒跟長輩做好商量,私下把阿婆載回來照顧。
回到家的母親,心情由陰轉晴,康復進展異常快速,進步到現在已能自己拄著四隻腳拐杖行動,正朝101歲邁進。姪子因「放不下」而延續了母親的生命,其他家人卻因有專業機構照護而「放下」,沒考慮到當事人的意願,差一點埋下難以挽回之憾事。
想到《水滸傳》中帶領八十萬禁軍的教頭林沖,當他落難,一再被強權設計追殺,當命在垂危之際,遇到魯智深兄弟暫時解除險境;但往後險阻仍重重,魯大俠看出他有說不出口的擔憂,說了一句溫馨的話:「我『放不下』兄弟你啊!」因此,一路陪著他平安走到目的地──滄洲,對底層可憐的小民都一直懷抱著「放不下」的情懷,也是他一生行俠仗義的原動力。
在這多元社會,價值觀極度紛亂之際,處理放下與放不下的人間事,頗為兩難;有些事情非放下不可,例如與人結怨,不懂得放下,怨氣永遠積壓在心中,變成臭不可聞的毒氣,影響健康至鉅;所謂恩怨宜解不宜結,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並非凡事都可以放下,當責任放在肩膀上時,哪能輕言放下?古時魯智深知道朋友有難,放不下他的安危,奉陪到底;姪兒放不下阿婆身處悲涼困境,自作主張把她帶回家中,都是發自於不忍人之心;這分放不下該扛的責任,看似簡單,實則就是一種承擔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