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珍惜大自然各種資源,人類才能永久平安的在地球上生存。圖/Pexels
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現在人類最大的危機,正是長久以來僅以自己的立場來看待萬物,能用則用,相悖即誅,以致步步自限,自毀前程。佛教講「同體共生」,因為宇宙萬物都是眾緣和合,彼此共生共存,所以佛法講「布施」,其實就是物我一如,同體共生的宏觀。我的財物,可以與人共享;我的智慧,不必私藏,可以造福別人;我的所有,無須占有獨享,可以回饋給人間有需要的人。
佛教講「惜福」,也是基於對「同體共生」的認知,因為唯有珍惜大自然各種資源,人類才能永久平安的在地球上生存。佛教講「因緣」,認為所有眾生都是相依的因緣和合體,並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和「同體共生」的理念作為推展公益事業的依據。因為宇宙萬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成,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推其原理,國家與社會就是由種種因緣關係所組成,由人民共同的力量所建立。明白此理,則人類必須摒棄過去「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概念,而改以平等互惠的觀點來看待一切眾生,舉凡有益眾生的事情,大至世界和平、保育運動,小至造橋鋪路、施燈施茶、讚美鼓勵,大家都應該隨心盡力,共襄盛舉。
因此,放眼世界,可以說,唯有佛教的真理才能保護自然環境,唯有佛教的妙諦才能挽救地球的危機。因為唯有佛教「眾生平等」的觀念才能去除人類的我執,唯有佛教「同體共生」的思想才能促進宇宙的生機,唯有佛教「慈悲護生」的作法才能減少人類的殺業,唯有佛教「以事明理」的教育才能開拓閉塞的心靈。如《金剛經》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具足性空平等、理事平等、生佛平等的大智,才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如《楞伽經》的「一切眾生,猶如己身」,具足「同體共生」的認識,才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無論食、衣、住、行,所受用物皆是大眾相互成就而有,尤其資訊發達的現代,人人更離不開大眾而獨自生活。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即殷勤教導弟子入眾與人相處的禮貌,例如:能謙恭,知次第,不論餘事,悉心聆聽,信受奉行等。時間雖已久遠,直至今日,仍舊備感親切與受用。
只是遺憾的是,現在舉世仍然戰爭不斷。其實戰爭殺人,如果把別人都殺死,只剩下自己,也無法生存。所謂「害人害己,益人益己」,都有相互的因果關係。
話說有一天,閻羅王開庭審判,他對甲的小鬼說:「你在世時殺人、搶劫,胡作非為,判你墮地獄百年,之後出生為人。」
接著對乙的小鬼說:「你在世上整天只知吃喝玩樂,巧取豪奪,既不知孝順父母,更無益於社會人民,也是罰你到地獄受苦五十年,再投胎做人。」
輪到一個新聞記者,閻羅王說:「你墮到無間地獄,不能超生。」記者聽判後向閻羅王抗議說:「剛才他們兩個人種種的壞事做盡,也不過罰他五十、一百年的受苦;為什麼我只是一個新聞記者,既沒偷盜,也沒殺人,反而會被判到無間地獄呢?」
閻羅王說:「因為你寫的文章,戕害人心,到現在還繼續在世間上流傳,讓人受害;他們兩個殺人做壞事,受害只有一次就完了,因此,除非等你所寫的書籍所散發的毒素對人的影響消失殆盡,或許將來還能有超生的機會吧!」
我們不要以為害人,自己可以不負責任;社會點滴,都有因果關係,所以共生才能吉祥。我認為世間上的生命,不論水中游的、空中飛的、地上爬的,不分種類形狀,生命是一體的,是共生共有的。如《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們要將有生命的每一類眾生,都視如我們的六根,缺一不可,能夠如此,大家就是同體共生的慈悲人了。
當初我創辦國際佛光會,就明確的把它定位為一個倡導眾生平等的社團,在佛光會裡,所有的會員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男女、不分貧富,大家共同為弘揚佛法而攜手努力,因為我們視一切會員為同體共生的地球人。十五年來的國際佛光會,誕生了五任總會長,七千五百個督導,七千五百個會長、副會長、祕書。當中有些地區的分會,女兒是會長,媽媽是副會長,爸爸是祕書,大家以這樣平等的精神,發展我們的信仰,和諧我們的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