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頁凝視】《蜂的心智》 蜂智研究的保育意義 文/潘煊 |2024.10.06 語音朗讀 6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蜂的心智》 圖/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提供 圖/123RF圖/123RF圖/123RF 文/潘煊作者拉爾斯.奇特卡教授以數十年的研究成果,揭示蜂類非凡的認知能力:牠們懂得計數、能夠辨識人臉,還能透過觀摩同伴來學會使用工具。牠們能夠有效分工,共同完成絕妙的築巢工藝。此外,愈來愈多的證據表明,牠們可能具有意識,並且也會產生各種情緒。一隻蜂跳起舞來了。牠剛從食物豐沛的花叢回到蜂巢,開始搖擺出重複的動作,這樣的「舞蹈語言」飽含蜜源植物的訊息。其他蜜蜂興奮地參與舞蹈,在巢內視線不明的黑暗中,以前肢的觸覺感受舞者的動作,接收並解讀出花叢所在,然後懷著這份情報飛出巢外,在遼闊的空間找到舞者指示的位置。蜜蜂這種象徵式的溝通系統,在昆蟲的心智探索上,可謂開了一扇明亮的窗。超乎想像的蜜蜂五感《蜂的心智》是德國動物學家拉爾斯.奇特卡(Lars Chittka)的著作,中文版由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印行。閱讀這本生動的科普書,就如進行一趟驚歎之旅,循著章節次序,一步步進入蜂類奇特的心智世界。作者現為英國倫敦瑪麗王后大學感覺與行為生態學教授,並為這所大學心理學研究中心創辦人,他架構全書的功力層次清晰,蜂類的感官系統是他引領讀者的開門章節。在作者筆下,以科學角度詮釋的蜜蜂五感,顯得趣味盎然。在〈蜂類的感官世界〉這一章中,奇特卡教授寫道:「蜜蜂的味覺受器不只位於舌頭和口器上(一般來說被認為比較正常的地方),它們還分布在腳上(當牠們不小心踏到什麼就會順便嚐到上面的味道)以及觸角之上。」觸角,被作者形容為蜂類身上「最詭異」的感覺器官,因為它同時具備「各種探測周圍環境的感覺能力,除了嗅覺、味覺與聽覺外,還能感覺溫度、溼度、氣流、電場,以及探測物體形狀和表面質地。」關於觸角偵測電場的特異功能,作者在書中描述了一個英國科研團隊的發現:「飛行的熊蜂通常帶有正電荷,花朵則有接地──相對上算是帶負電,當一隻熊蜂降落在花朵上的時候,電荷的轉移使花朵暫時帶有較多正電,其他熊蜂看到這些『電荷足跡』就知道這朵花已經被造訪過了,由於花朵需要一些時間補充花蜜,因此短時間之內沒有必要去查看。」聰明的熊蜂因而巧妙地減少自己白跑一趟的徒勞。具有意識也產生情緒數世紀以來,眾多科學家們的智慧結晶,所留下蜂類的探索史跡猶如燦亮繁星,奇特卡教授數十年來彙集研究,有了如此的立論方向,「蜂類的大腦縱然袖珍,但所展現出的智力之高,在動物界中可說是十分罕見:牠們懂得計數、能夠辨識人臉,還能透過觀摩同伴來學會使用工具。在牠們的社會裡,牠們能夠有效分工、透過舞蹈語言相互溝通,還能夠共同完成絕妙的築巢工藝,其高超的技藝是除了人類之外的所有脊椎動物皆難以望其項背的。此外,愈來愈多的證據表明,牠們可能具有意識,並且也會產生各種情緒。」蜂類帶給人們香甜的蜂蜜,蜂蠟製成的蠟燭千百年來為無數的學者綻放光明。在本書中,種種研究的靈感、一則則科學家的故事,也貫串出可觀的閱讀線。比如在1912年,德國眼科專家卡爾.馮.赫斯指出「無脊椎動物都是色盲」的論點,即被當時才20來歲的奧地利科學家卡爾.馮.弗里希,以蜜蜂實驗證明是錯誤的看法。賭上學術生涯、公然質疑德高望重的前輩,卡爾.馮.弗里希追求客觀真相的勇氣,讓他一生屢有突破性發現,而在1973年獲得諾貝爾獎。其他如老師對弟子重要的人生啟示、實驗室主持人以無窮點子淬鍊研究生獨立思考能力、超級明星處世謙恭的風範、門生走出科學巨擘影子建立自我研究的風格……都讓這本蜂的心智交織了無數人的心智。近幾年來全球蜂類的困境受到多方關注,在急劇的環境變動中,很多種類的蜜蜂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適應能力。人類的確需要牠們幫助農作物授粉,但作者奇特卡教授同時認為,評估蜂類可能有的疼痛感覺、情緒狀態和意識,對牠們的保育有重要的意義:「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的生物正跟我們人類一樣在思考、在享樂、在受苦。與此伴隨而來的,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應當重視這些美妙又奇特的心智,對於孕育出牠們的天然環境予以保護。」 前一篇文章 【親子共讀】《別怕》 相信所有善意的美好 下一篇文章 【書頁微光】《中年之路》 開啟重新省視人生的機會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 作者其他文章【深頁凝視《52種走路的方式》】啟動繽紛的行走力【深頁凝視】《四時茶詠,茶味初見》24節氣的茶道美學【深頁凝視】《大英博物館給世界的藝術課》稀世之寶 述說動人故事【深頁凝視】《靈光偈影》 光影 讓一切有生命【深頁凝視】 注視所有美與沉默【深頁凝視】《大木作小學徒》小學徒的大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