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頁凝視】《四時茶詠,茶味初見》24節氣的茶道美學 文/潘煊 |2025.03.09 語音朗讀 6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AI生成/洪昭賢《四時茶詠,茶味初見:人與茶,與天地相感,與日月相應,飲茶如何融入四時之序?》圖/沐燁文化提供圖/AI生成/洪昭賢 文/潘煊同一杯茶在不同季節裡,氣韻和滋味亦不盡相同。《四時茶詠,茶味初見》以24節氣為骨架,循著四季順序,從立春寫到大寒,結合茶事、花事及古典意境,完整描繪了節氣品茶與茶山觀察。現今時序所處的「驚蟄」,是一個最具聲光效果的節氣,冬眠中的萬物被打雷閃電轟然驚醒,生機勃發。當春回大地的時刻,茶樹,在做什麼呢?在脫殼。茶諺說:「萬物長,驚蟄過,茶脫殼。」茶脫殼,指的是茶樹上,保護越冬茶芽的鱗片逐漸張開、剝離,一旦這層保護傘完全蛻掉,蟄伏了整個冬天的春茶,就無拘無束地吐露新綠了。節氣是鮮活的觀景窗《四時茶詠,茶味初見》作者靜清和,在書中敘述了宋代驚蟄喊山、催茶發芽的熱鬧景象。政府官員領著眾人在茶山上祭祀,對著茶樹頂禮膜拜,祭禮圓滿後鳴金擊鼓,茶農虔誠莊嚴地齊聲高喊:「茶發芽!」。宋代歐陽修有一首〈和梅公儀賞茶〉,詩寫喊山的盛況躍然紙上:「溪山擊鼓助雷驚,逗曉靈芽發翠莖。」可以看出,傳承千年的節氣,既是農民對時序的智慧領悟,更是人與土地最真誠靈動的對話。《四時茶詠,茶味初見》全書以24節氣為骨架,循著四季順序,從立春寫到大寒,完整描繪了節氣品茶與茶山觀察。作者形容「節氣是鮮活的觀景窗」,真是動人的妙喻!而這觀景窗究竟觀了哪些景呢?縱觀全書,透過茶的角度,所結合的花事、畫境、四時、五感,景致豐繁,有「史」之景,有「情」之景,有「詩」之景。比如在〈春分〉篇裡,作者漫步於老街石板路上,遙想百年前馬幫隊伍的奔忙、茶香中的繁華,「森林裡蒼老的古茶樹、荒野中殘缺的舊石碑、老街上鱗次櫛比的舊木房,是尚能觸碰到繁華與凋敝的痕跡。這種依舊溫暖的見證與力量,讓輪迴中的茶與人,再一次在歷史的茶馬古道上,有信心從冷寂走向輝煌。」又如在〈小滿〉篇中,作者回到故鄉,姥姥家的百年老屋前,有亭亭如蓋的老棗樹,牆角的荼蘼、櫻桃依舊,野外一片桑椹,每年小滿前後,花開滿樹,香透了這個古老的院落。然而,遠離了故鄉的城市生活,常有不接地氣的乾枯之感,作者不禁深嘆一句,幸好還有茶,從茶中感受時令節氣的自然萌動,「茶,能讓我們在草木中詩意地棲居。」茶的詩意充盈在五感,文中形容一款名為「昔歸」的古茶:「低沖慢斟,幽雅的蘭花香,氛氳盈室,奪鼻而入。淡黃清亮的湯色,入口細膩得像柳永的慢詞,慢處聲遲情更多。」大暑小寒飲茶有節沿著節氣的時間軸飲茶,茶道也是一種養生之道,出身於中醫世家的作者,對於健康品飲多有著墨。他分享給讀者一個觀點,喝好茶要順應節氣,心與靈魂才能跟上茶的自然腳步。比如大暑飲茶,「宜無傷其陽,保護好自己的脾胃。若久居冷氣之室,人體外寒裡寒,飲茶宜以熟普、焙火到位的烏龍與紅茶為主。」茶分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六大類,同一株茶樹的茶青,依不同的加工方式可做出這六種茶來,但無論哪一種茶,保健功能基本相近,主要在於抗氧化、調陰陽、防病於未然。作者認為:「會喝茶,有好茶喝,是一種清福。喜歡茶,能遇到好茶,是修來的福報。」每個人都可以根據季節的變化、環境差異、自身體質、口感喜好,尋覓到適合自己的茶,從而調節好身心的陰陽平衡。正念喝茶如念佛已出版過六部茶書的作者,對於「茶」這個字,如此詮釋:「『茶』者,察己也。於茶中反觀內照。」他在書中憶述了一次頓感「醍醐灌頂」的茶會。在安徽九華山,「無上清涼茶會」就布置在百年的甘露寺內。這天下雨了,大殿前甘露濛濛,雨霧香雲盤結。當茶葉遇水舒展,茶香遞變、花影漸移、時光流轉,茶所包含的色、香、味、形、韻,每一個當下,因緣和合。茶席上莊重的儀式感,正是對茶、對人生、對自然萬物的誠敬與謙卑。茶香、沉香、檀香、草木花香,始終氤氳交會,天漸漸暗了下來,大雄寶殿裡晚課聲起。這時,作者輕聲提醒端坐茶席上的法師:「您不去念晚課嗎?」法師朗朗一笑,回答:「持正念,喝茶不也是念佛嗎?」 前一篇文章 開卷共讀 在經典文學中漫遊 下一篇文章 【書市隨筆】《人生圖書館》一張斑駁書單改變人生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 作者其他文章【深頁凝視《52種走路的方式》】啟動繽紛的行走力【深頁凝視】《大英博物館給世界的藝術課》稀世之寶 述說動人故事【深頁凝視】《靈光偈影》 光影 讓一切有生命【深頁凝視】 注視所有美與沉默【深頁凝視】《大木作小學徒》小學徒的大勇氣【深頁凝視】《蜂的心智》 蜂智研究的保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