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4.08.14
3833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羅歲宜平日從事財務工作,每到假日她總會到森林「充電」,2023年更成為台灣首批獲得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認證的森林療癒師,她希望能引導大眾與自然連結,幫助他們釋放壓力、找回內心的平靜。羅歲宜鼓勵大眾:

「拋下這些煩人工作或者事情,好好享受森林吧。」



02

迪普.納亞克(Deep Nayak)出身自印度的貧窮小村莊Nandigaon,因經濟條件不足,他的姐姐不得不輟學工作。長大後,他成為一名教師,發現孩童無法受教育的情況並沒有改善;因此,他在2023年發起「街頭教室」計畫,把牆壁當黑板,免費開課教學。納亞克表示:

「我不想讓任何人經歷跟我姐妹一樣的情況,我將確保每個女孩、男孩都能接受教育。」



03

台中市經濟發展局長張峯源玩得一手好樂器,黑管、手風琴、鋼琴與小提琴,無師自通,也常在社區節慶及商圈市場表演;這些才藝,都是他在公務之餘自學而成,除了在活動中表演,他還發起公益演出,為台中市社會局專戶進帳200多萬元。張峯源說:

「沒想到自己的興趣,還能為公益貢獻一點心力,今後有相關的公益演出,都會盡力相挺。」



04

居住在非洲迦納的艾根,不僅是藝術家也是位單親媽媽,為了邊創作邊照顧孩子安克拉,她引導孩子在畫布上塗顏料、玩耍,因而創作第一幅作品──〈爬行〉;自此,安克拉也走上創作之路,並以1歲152天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最年輕的男性藝術家。艾根表示:

「我想鼓勵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才能。」



05

英國藝術家夏恩(Benjamin Shine)曾在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學習時裝設計,畢業後他花了10多年,探索各種布的無限可能,並成功把原本材質柔軟的布紗,用熨燙、針線技術,建構出一張張生動的「人物肖像」,一件作品需要約100個小時來處理。夏恩的創作初衷是:

「希望傳達無常及轉瞬即逝的創作理念,呼籲每個人珍惜當下。」



06

居住在摩爾多瓦的伊茲芙妮(iZZY iZVNE)原本是嘻哈歌手,2011年開始走向街頭塗鴉創作;每次粉刷牆壁時,她都會創造新的宇宙,並要求觀眾想像,除了城市建築的灰色水泥,牆壁還有什麼可能,希望人們能藉此對現實生活中的奧祕感到好奇。伊茲芙妮說:

「誰能想像牆內的有多深邃?宇宙有多精采?我們失去許多時刻,只因為每天太忙,無法停下來打開眼睛和靈魂。」



07

金鐘視帝陳亞蘭從小就跟著父母學歌仔戲,儘管曾因為被鄰居歧視,一度不想學,後來看父母經營戲班實在太辛苦,就決定投入全部心力學習;現在的她,是台北市歌仔戲推廣協會理事長,致力推廣及傳承歌仔戲,希望告訴大眾秉持善念、助人為樂。陳亞蘭分享:

「我推廣歌仔戲,也是想將台灣美好的互助精神,讓更多人知道。」



08

22歲時,黃萬波進入中國大陸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成就一段傳奇的考古人生;從業60多年來,他致力研究古人類、古生物化石,先後參與發掘「巫山猿人」、「藍田人」、「和縣人」等古人類化石。如今91歲的他,依然熱愛考古,黃萬波說:

「之所以這般執著,是因為我堅信:這一切很有價值,很值得我去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