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01
吳姵璇就讀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期間,除了前往泰國、南韓進行教學實習,還加入永齡希望小學,從事偏鄉課輔,也讓她下定決心要到台東偏鄉小學當老師;今年,她順利通過台東教師甄選,進入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小任教。吳姵璇說:
「為人師不只教知識,也教做人,更重要的是在世界上散播一點正面能量,這是身為教師的責任,也是我們能做的事情。」
02
非洲烏干達有一支由孩童舞蹈團體「Hypers Kids Africa」,以令人印象深刻的舞蹈表演,贏得全世界的關注;其實,Hypers Kids Africa不僅是舞蹈團體,它也是一間孤兒院,為45名兒童提供住所、食物、衣服、教育、醫療等。創辦人摩西(Butindo Moses)分享:
「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就是透過舞蹈及想像力,幫助弱勢兒童翻轉人生。」
03
2016里約奧運,陳念琴成為中華代表團史上第一個站上奧運殿堂的女拳擊手;在備戰2021東京奧運期間,她卻被診斷出罹患淋巴癌,她選擇一邊化療一邊訓練,不僅成功康復,也回到奧運舞台,更在2024巴黎奧運摘下銅牌。陳念琴表示:
「當夢想超過恐懼時,你就不會感到害怕。希望更多人知道,真正的加油聲,是自己給自己的聲音。」
04
嘉義縣中埔國小教師吳素香熱中教育,8年來帶領學生組成「公民行動方案小隊」,向縣府提案爭取經費,解決校園垃圾子車老舊、缺乏雨遮廊道等問題,更進一步將行動過程拍成影片,參加全國公民行動方案競賽,累獲6次特優、2次優等佳績。吳素香認為:
「帶著學生去關懷社會、發現問題,從而找出解決方法,希望這些經歷都能成為養分,孕育出具有公民素養的未來公民。」
05
年輕時,鹿江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玉蟾就喜歡登山、健行,除了爬過台灣百岳,也走過西班牙朝聖之路、日本四國遍路等徒步路線,更在60歲挑戰位於海拔5364公尺的聖母峰基地營健行;儘管也爬過不少高山,在這趟行程中,陳玉蟾更深刻體悟到:
「相對於大自然,人其實真的非常脆弱而渺小,而在這樣巨大而難以仰望的大自然面前,其實很多事都不是那麼重要。」
06
黃木姻是桃園中原國小的校長,2001年她開始接觸新住民教育,她為新住民設計多元化課程,內容涵蓋教學法、語音學等;20多年來,許多新住民取得碩士、博士等學位,還在她的發掘下,成為美食家、舞蹈教師、教育部委員等。黃木姻認為:
「幫助新移民不是救窮,而是讓他有能力自己站起來。」
07
2014年,南韓模特兒崔順花以71歲之齡,進入模特兒學校培訓,並在75歲時,首次登上南韓時裝周;闖蕩時尚圈多年後,今年她以高齡80歲參選南韓環球小姐決賽,雖無緣摘冠,仍奪得「最佳服裝獎」。崔順花說:
「當你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並挑戰自己實現夢想時,你可以生活得更健康,而且找到生活的樂趣。」
08
中國大陸「裝束復原小組」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還原不同朝代的裝束,除了在影劇、話劇充當顧問及史料考證,也參與服裝、化妝、布景的製作;因為古時候並沒有化學染料,他們不僅用古法手工製作服裝,也堅持用草木染色,創辦人劉帥表示:
「不這樣做,就達不到復原的效果了,在負擔得起成本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地把細節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