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4.10.03
2049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01

2016年開始,義大醫院長杜元坤每月都會自掏腰包,帶領醫護團隊到澎湖義診或看診,還捐贈多部救護車給離島;不僅如此,熱愛音樂的他,去年還捐贈打擊樂器給文澳國小,今年又捐了平台鋼琴與弦樂器給馬公國小。杜元坤期許自己:

「常懷慈善之心,為自己也為服務的病人改寫生命樂章。」



02

高承睿4歲開始學桌球,住在台北的他,小學畢業就南下高雄,拜「桌球教父」莊智淵為師;此後,他的球技飛速進步,14歲就成為世界桌球錦標賽最年輕的選手,今年19歲的他,世界排名更超越師傅莊智淵,取得巴黎奧運的門票。高承睿表示:

「好好的享受比賽,我做到了。」



03

「展示設計」是近年新成立的技能競賽職類,考驗選手是否能夠同時駕馭木工、漆作及設計等技能;為了準備比賽,黃芊諭每天苦練12小時練技術,早、中、晚還做30下伏地挺身,藉此鍛鍊體能,她的努力沒有白費,今年首度躋身全國技能競賽,就奪下銅牌。黃芊諭分享:

「過程超累,但既然決定做,就不能半途而廢,是信念支撐著我。」



04

Elisa熱愛學習,不只精通中、英、法、日等4國語言,還擁有台灣大學經濟學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學博士學歷;對她來說,培養多元興趣是對抗低潮的武器,不管是小提琴、繪畫、袖珍模型等,這些愛好都陪伴她走出許多的困境。Elisa分享:

「『找到快樂』不是一生順遂,也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需要不斷練習的能力,我們要學會在黑暗中為自己點亮一盞燈。」



05

內海透52歲時開始學習跳舞,除了將影片分享在社群媒體,他還架設網站「50dance.net」,分享自己關於跳舞的各種點滴與過程,更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組成舞蹈團體「O'jeys」,參加舞蹈比賽、參與各地的大小演出活動。如今58歲的內海透認為:

「想開始任何事都沒有所謂太晚的問題,因為今天就是你往後人生中最年輕的一天。」 



06

鍾桂玉大三時,決定考公職,當時她既要準備非本科系的行政學、政治學,還要準備本科系的考試及論文,可說是「蠟燭兩頭燒」;但她沒有退縮,每天上午8時進自習室、半夜12時才回宿舍,還刪掉所有社交的App,大學畢業後就考上普考一般行政。鍾桂玉表示:

「不要羨慕別人的花期開得比你早,各自有各自的花期。」



07

主播陳雅琳擅長故事性報導,長期關懷環境及人權議題,她總是親臨事件現場採集資料,不只到過地震災區、難民營等,還跟著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義診團隊,一起到尼泊爾、菲律賓等國家地區,希望能夠引起大眾關注醫療不平等的問題。陳雅琳說:

「只有每個孩子都能獲得應有的醫療照護,才能真正實現一個更公平、更美好的世界。」



08

中國大陸有一群平均70歲的「時尚奶奶團」,即使雙鬢斑白,她們仍化上精緻的妝容,穿上旗袍、牛仔裝走秀,足跡踏遍日本、菲律賓等國;為了確保走秀不出錯,這些奶奶每天都會穿「恨天高」練習走路,為了一支影片,還得反覆練習好幾個禮拜。成員孫駿認為:

「人生一處有一處的風景,當你懂得取悅自己、認真生活,變老同樣也可以精采紛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