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01
林昀儒國小參加育樂營與桌球結緣,2015年,14歲的他被選為世界桌球錦標賽成人隊選手,成為台灣史上最年輕的世桌賽國手;2021年東京奧運,他與鄭怡靜搭檔,聯手摘下桌球混雙銅牌,一戰成名。儘管被冠上「桌球神童」的美名,但林昀儒表示:
「很多人說我是天才,但他們不知道,我唯一休息的日子是上場比賽的那一天。」
02
位在哥斯大黎加的度假村Costa Verde,提供一系列非傳統的住宿,包括波音727飛機飯店、經過改裝的火車車廂餐廳等,被譽為哥斯大黎加最迷人、最令人興奮的住宿之一。美國籍建築設計師兼創辦人鄧普頓(Allan Templeton)說:
「我只是下定決心尋找新方法,讓這些平淡無奇的廢鐵,為人們帶來便利與享受。」
03
林華韋曾擔任國家代表隊教練長達12年,1984年洛杉磯奧運、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他率中華隊分別摘下銅牌、銀牌。卸任國家隊教練後,他成為台灣體育大學校長;退休後,又擔任中華職棒富邦悍將領隊,傳承棒球經驗。林華韋認為:
「在人生的道路上,品格一定是最優先,成就並非一蹴可幾,不但要持之以恆努力,還得要靠端正的品格才行。」
04
2009年,巴勒斯坦裔醫師伊澤爾丁.阿布萊許(Izzeldin Abuelaish)因為以色列發動「鑄鉛行動」,加薩走廊陷入戰火,讓他失去3個女兒及姪女;儘管遭遇家破人亡的至痛,他從未選擇仇恨或報復,反而更堅定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和平。阿布萊許說:
「仇恨就像病毒,會蒙蔽你的雙眼、癱瘓你的身體,讓你無能為力,而教育是仇恨的解藥,儘管艱難,我們仍會繼續努力前行。」
05
2015年八仙塵爆,黃博煒燒傷面積高達90%以上,存活率只有5%,還不得不截去四肢,但他沒有一蹶不振,反而活出更好的自己;他透過運動及寫作,重新找回生活目標,2017年成功登上合歡山主峰,同年出書《但 我想活》,分享心路歷程。黃博煒表示:
「我不局限於失去了什麼,而是剩下什麼,我還能做什麼?」
06
小提琴家陳銳曾獲伊麗莎白女王大賽、曼紐因大賽的冠軍,也經常與柏林愛樂、倫敦愛樂等樂團合作演出;他除了精進演奏技巧,也會製作幽默的影片,讓樂迷能認識古典音樂不同的面貌。曾經的他,會糾結每年要開多少音樂會、跟哪個樂團合作,但現在的陳銳關注的是:
「我現在有我自己認為成功的指標,就是用我的琴音去影響更多人,這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07
南韓藝術家Lurum的創作核心「SWEETCH」,是她從「甜美」(SWEET)及「轉換」(SWITCH)2個概念組成的複合詞,例如在「人生大小事都在冰棒裡」系列,她把人生百態做成樹脂冰棒雕塑,鼓勵大眾檢視挫折對自我成長的正面意義、重新擁抱生活。Lurum分享:
「這些日常生活中特別的時刻,都是自我成長的過程,也是邁向未來的動力,希望大家能重新審視生命中那些平凡而珍貴的瞬間。」
08
田琰2012年就進入中國大陸山西建邦集團任職,一路從基層技術員晉升到副總經理;為了改善產品質量與增加產量,他還特地前往德國巴登鋼廠考察、引進技術,不僅克服技術問題,還讓每個月鋼鐵的產量提升1萬2000噸,產線效率提高40%。田琰的理念是:
「鋼鐵愈煉愈『精』,人也是愈練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