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 戒定慧三種學問 4-2

文/星雲大師 |2024.07.03
394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國際佛光青年會議 時間:2010年8月3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定是慈忍 不動心而有力量

學戒之外,還要學定,定是什麼?就是一個人不要衝動,不要情緒化,凡事要有慈悲,慈悲是精神的力量、心理的力量;忍耐也是力量,忍耐才能擔當。別人批評你一句話,你生氣,飯也不吃、覺也睡不著,那一句話有這麼大的力量嗎?別人的一句話、一件事,就動搖我們、改變我們、激怒我們,這是我們自己脆弱,沒有定力。

中國儒家講究「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糜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意思就是說,山崩倒塌,他面不改色;獅虎當前,他也不介意。在佛教講,人,怎麼樣才有力量?不動心,忍!各位青年朋友,不要情緒化,不要隨便動心,要有涵養、要有耐力。今天的社會,金錢,會誘惑你;愛情,會動搖你;威力,也會恐嚇你,如果你能訓練自己不動心,就表示有力量。

戒學也有了,定學也有了,還要有慧學。今天馬英九先生說:「台灣很小,我們對中國大陸,用武力是不能比的,只有比智慧。」

所謂「智慧」,並不是聲音大,拳頭有力,也不是發脾氣,這不是智慧。古人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智慧的表達,不是靠外表的。

在我了解,過去像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傳授武功,甚至一些高僧,縱使他們練就了一身武功,但是看上去,一點都不像有武功的人,他不會表現出一點力氣給你看。像當年我在大陸的寺廟裡學習,確實有一位教我們體育的老師,站在牆下,沒有作勢,一躍就飛上了屋頂。我就想:「世界跳高比賽,如果他去參加,一定得到冠軍。」但是很奇妙,人的心一旦要想得到冠軍,就不會武功了。

八風吹不動

宋朝的時候,大文豪蘇東坡的文學可謂「古今一人」,他喜歡禪學,也常講說一些禪詩、偈語。中國有一條長江,在江的兩邊,一邊是過去《白蛇傳‧水漫金山》裡的金山寺,我在青少年的時候,經常在那間寺廟出入,江的另一邊有一個地方叫做「瓜州」,蘇東坡曾經在那裡做地方官。

有一天,他作了一首詩,這首詩是怎麼說的呢?「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首詩很容易懂,「稽首」就是頂禮,意思是頂禮「天中之天,聖中之聖」的佛祖;頂禮佛祖,佛光普照,「毫光照大千」;我蘇東坡現在很有修行了,八風吹不動,就好像坐在一朵蓮花瓣上。

什麼叫做「八風吹不動」?風一吹,能使旗幟飄飄,再強大一些,甚至能把樹木吹倒。不過,這裡所謂「八風」,講的是人心裡的境界之風,有八個:稱、譏、毀、譽、利、衰、苦、樂。你稱讚我、譏諷我、毀謗我,我都能不動心,就是「八風吹不動」。

一般人得到利益,得到獎狀、獎金,就很高興;得不到,考不取,名落孫山,就覺得苦不堪言,苦樂都能動搖我們的心。那麼蘇東坡為自己參禪悟道已經到達「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修養、德行很高,感到非常歡喜。

在這首詩寫好了以後,就想:「這首詩捎給老朋友江南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禪師,讓他來評鑑、評鑑我修行的功力到什麼程度吧。」這麼一動念,蘇東坡立刻就叫來書僮:「書僮,叫船!你乘船過江,把我這首詩送到江南金山寺,交給佛印禪師。」

佛印禪師看了這首詩以後,沒有講話,就在上面寫了幾個字,說:「來!拿回去給你們的學士蘇東坡。」書僮拿了這首詩,趕快又乘船回到瓜州。

見到蘇東坡,書僮說:「我已經見過佛印禪師了,他叫我把這個拿還給你。」蘇東坡心裡想,這個佛印禪師一定會讚美他修行的功力。但是一看,上面只寫了兩個字:「放屁!」這是罵人的話,表示講的話不算數。

蘇東坡看了,勃然大怒,說:「我因為尊敬他,才請他評鑑。我蘇東坡的詩,不至於給他批評『放屁』啊!叫船、叫船,讓我到江南和這個老和尚理論。」

佛印禪師知道他會來,老早就站在大門口等待。看到蘇東坡怒氣沖沖地一路走進來,佛印禪師大笑,說:「大學士啊、大學士啊!你不是八風吹不動了,怎麼一屁就打過江了呢?」

所以,大家不要為了一句話,就「一屁打過江」。說,不中用;行,很有關係,希望各位這一次上佛光山,能學得一點「武功」,把「戒、定、慧」心靈的力量帶回去。帶一點慈悲回去,將來對家庭、對社會,會有用;帶一點智慧回去,在你們今後的人生裡,會有用;帶一點忍耐的力量回去,將來做人處事,會有用。

一諾千金上棲霞

提問一:大師,您早年是怎麼接觸佛法的?



大師:八十四年前,我出生在一個窮苦的家庭裡,也不懂佛法。我的外婆是一個拜拜的人,不是正信佛教徒,但是他的仁慈、品德讓我深深佩服,我受了他的影響,就想將來要跟外婆一樣。

後來,我出家做了和尚。如果當初我不做和尚,家裡沒有錢供我讀書,也沒有達官貴人可依靠,應該是沒有路可走的。當然,我是揚州人,所謂「揚州三把刀」,也可以走遍天下,一個剃頭刀,替人剃頭;一個菜刀,可以做菜;還有一個裁縫刀,替人做衣服。不過,雖然從小我就喜歡做事,但是知道光是會三把刀,人生的程度還不是很高,那麼偶爾有機會跟外婆到寺廟,看到一些大和尚威風的樣子,就覺得出家比較好。

最初,我連釋迦牟尼佛都沒有聽過,只知道有「觀音老母」。中日戰爭開始後,十二歲那一年,我跟隨母親出去找尋父親下落;父親應該是在南京大屠殺中犧牲了。經過一間寺廟前,好多軍人在操場上訓練,這是過去我在家鄉沒有看過的,正當看得入神,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一個和尚就在後頭跟我說:「小朋友,你要做和尚嗎?」這一句話對我並不生疏。記得過去經常有人叫我「小和尚」,因為我小小、胖胖的,像個小和尚。那麼我隨口就回他一句:「要啦!」事實上,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囉嗦!」,因為我正忙著看軍隊下操。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