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光筆記】 《深刻認識一個人》 互相照亮的力量 文/廖淑儀 |2024.06.09 語音朗讀 19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深刻認識一個人》圖/天下文化提供圖/123RF圖/123RF 文/廖淑儀 「你看見我,照亮我,我就綻放如花。」——大衛.布魯克斯除了被書名「深刻」(deeply)打動,開頭這句引文,也吸引我停下思考,原來自我潛質的發現,是需要深刻的關係作媒介才得以發揮!人們如何互相「看見」、「照亮」,並使對方得以更做自己、創造人生,這是作者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在這本書中想要闡述的主旨。「深刻」想必是對應目前社會的「膚淺」而提出的解方。知識取代了接觸,數量取代了質感,我們活在網路虛擬的滿足裡,而不是在真實的接觸裡。人際關係的疏離成為既定的後果,因此喪失了與人相處的技能,當然就無法看見他人。無論是「社恐」標籤的盛行,或是政治上的紛擾,甚至殘忍文化的興起,我們都難逃其害。為此大衛.布魯克斯重新提出過一種道德生活的可能性:「我認為,我們的問題,歸根結柢,是道德問題。我們的社會沒教我們以仁慈、慷慨和尊重對待彼此。」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他以英國哲學家艾瑞斯.梅鐸(Iris Murdoch)「努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理念為軸心。指出最基本的「道德的行為」,就是「對他人投以公正和關愛的目光」,在積極面,這樣的關注甚至能使人「成為更好的人」。所以他更進一步提出成為「照亮者」(Illuminator)這個概念,因為「照亮者」會用溫暖、尊重、讚許的目光注視他人,想像中就像被溫暖的燈光包圍著,在他目光下感受到安全、放鬆,更有信心。他以「看到」為軸,提出看到他人的三個大方向:我看見你、我看見你的磨難,最後是我看見你的力量。在〈我看見你〉這章,除了說明放下自我,以及實用的對話技巧外,他敘述了輕鬆自在的相處,以及好玩這個概念。意味我們不是心理治療師、也不是靈性導師,最多只是在一起的朋友,就像孩子們在遊戲場玩耍、青少年一起打籃球、女孩們沒有目的的聚會,其中沒有期待與投射,也不需過多的防衛與焦慮,可以輕鬆「陪伴」。先決條件敞開心扉在〈我看見你的磨難〉這章裡,指出同理心其實是照顧他人創傷的最重要心態。而在「艱難對話」裡,他潛入對話的最困難處,即不同生活環境的人所擁有的不同世界觀。例如像他這樣的白人可能就無法理解,每日生活在掙扎壓迫氛圍下的黑人所關心的議題,以至於對話困難。漢文化裡的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他的闡釋下,更涵括關懷精神與同理心。尤其是「關心」,不再只是投射自己的類似經驗,而是謙虛的傾聽,好奇地探索他人的觀點,「我想盡可能了解你的觀點,我遺漏了什麼嗎?」我總想,如果在政治議題上,或者國與國之間的對話中,能秉持這樣的謙虛和好奇心,或許人類可以打造一個更均衡、和諧的社會或世界吧!最後是〈我看見你的力量〉中,意指看到他人正面能量。尤其吸引我的是「人生故事」這篇。他從留意他人的語氣,知道人們對世界的態度與感受,到觀察對方故事的主人翁是什麼樣的形象,此「心像」象徵了我們心底渴望扮演的角色:我們一直是誰,從什麼樣的形象去做人處事,最後才是關乎情節,情節的連貫或斷裂、是喜劇還是悲劇,都跟人們看待自己人生的模式有關,而對此我們可以扮演陪伴者、助產士(幫助他人創造),好奇並給予支持。這些類似條列式並舉證的方法,的確深入淺出地描繪了這一代「孤獨世紀」面對疏離、孤單的解方,也因為他誠懇而反思自我的態度,確立了他想與人同行,而非提出指導的陪伴立場。因此在閱讀此書時,不會有客觀針貶的時勢但我做不到的窘境,反而會有一種「我真的也可以嗎」心癢癢想嘗試的想法。然而,就像他說的,在學習到社交技巧(本書)之前,「敞開心扉是先決條件」。我想問:一個長期防衛、焦慮或自我中心的人,要如何敞開心扉呢?雖然作者提到「在觀看中成長」,但如果連「觀看對方」都做不到呢?我們能否只是因為「我真的也可以嗎」的誘因就敞開心扉?還是就等待其他「照亮者」出現來關注我們,也使我們能夠成為照亮者呢?然而,我也會想,這會不會是作者在書裡隱而不說的反思:他早就想過了,只是等待讀者起而行、質疑並行動(創造人生)吧! 前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 挑戰就是學習 —韌性會轉變你對事情的認知 下一篇文章 【書頁微光】 正念飲食 鬆綁對飲食的焦慮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8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圖文書】《蘇西在超市的一天》 超市裡的眾生相【深頁凝視】《一個偽農婦的田園日記》 田園的生活直播【瀾光筆記】《當我們不再理解世界》任何知識應伴隨 對自然的尊重【圖文閱讀】《媽媽商店》親子間的換位思考【書市隨筆】《表裏京阪》日本雙城文化探索【閱來悅愛】《我和媽媽在月亮的肚子裡》 神祕靛藍色的母愛 作者其他文章【瀾光筆記】《當我們不再理解世界》任何知識應伴隨 對自然的尊重【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瀾光筆記】《歡迎來到電影小吃店》一個念頭 頹廢人生飛揚起【圖文書】《掉進坑裡的鱷魚克洛克》垂直閱讀的樂趣【瀾光筆記《生命的尋路人》】找到與生命共舞的力量【圖文書1《奶奶什麼時候回來?》】生命自會解答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