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養生疏肝解鬱 早起晒太陽防春睏 陳玲芳 |2024.03.04 語音朗讀 39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每年入冬後,動物昆蟲就會蟄伏冬眠,直到「驚蟄」這天,大地轉暖、春雷乍響,萬物方才甦醒。中醫師建議,驚蟄養生要多晒太陽,預防春睏。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明天三月五日為「驚蟄」,時值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中醫師指出,驚蟄養生要點,是順肝益脾,平和五臟。飲食方面,以清淡為主,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情緒方面,要疏肝解鬱、保持樂觀,可早起晒太陽,除了預防春睏,也能使自身精氣神如同春日一樣,生機盎然。每年入冬後,動物昆蟲就會蟄伏冬眠,直到「驚蟄」這天,大地轉暖、春雷乍響,萬物方才甦醒。「驚蟄」即意味著:上天以打雷的方式,驚醒蟄伏冬眠中的動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到此節氣,天氣回暖、春雷始鳴,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被驚醒。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圖/莊可鈞提供心胸開闊保持樂觀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表示,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明顯增加,但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大,一日平均氣溫的升降溫幅度,約可達6~8℃。莊可鈞認為,以四季配五臟,春季屬肝臟,一系列肝的病證,如精神疾病、高血壓、中風等病,經常會在春季復發或加重。春季唯有保持肝臟生理功能正常,才能夠適應自然界生機勃發的變化。肝屬木,肝藏血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鬱。指的是肝喜歡通達開朗,而不喜歡悶悶不樂。 調情志、養肝血,是春天養肝、護肝的重點。疏肝理氣,首要心胸開闊、保持樂觀想法,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身心方能如同春日一樣,舒展暢達。早起晒太陽防春睏莊可鈞說,由於身體剛從冬天的寒冷中舒緩,春天身體容易感覺懶洋洋、昏昏欲睡,亦即所謂「春睏」。而運動是提振陽氣、擺脫春睏的好方法,所謂「動則生陽」,春天運動前,切記要注意先熱身,進行緩和式伸展後,再循序漸進,避免運動傷害。春季萬物復甦,應該「晚睡早起」,意指有別於冬季的早睡(九點),睡眠可以少一點,如晚上十一點就寢,早上六點至七點之間即可起床,在室外緩緩散步,或找機會多晒太陽,有益身體健康。春天多晒太陽,有益健康。圖/pexels驚蟄養生要點,是順肝益脾,平和五臟。飲食方面適合清淡,要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可多吃些能升發陽氣的食物,與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如穀物、豆類、堅果類等,多攝取新鮮蔬果,如春筍、菠菜、芹菜、蘆薈、苦瓜、香蕉、柳橙,以及山藥、蓮子、銀耳等。春天吃柳橙、香蕉等新鮮蔬果,有助保持心情愉悅。圖/pexels莊可鈞也推薦兩款養生湯:菊花枸杞薏仁湯,與山藥茯苓豆皮湯。*菊花枸杞薏仁湯材料:菊花5-8朵、枸杞30g、薏仁40g。作法:將中藥材洗淨後,將中藥材一同放入電鍋中燉煮,直到電鍋跳起即可食用。功效:菊花、枸杞清肝明目,薏苡仁排除溼氣。*山藥茯苓豆皮湯材料:白扁豆、茯苓、淮山藥、土茯苓、芡實、豆皮各一兩。作法:將中藥材洗淨後,放入豆皮,並加入適量水,煮熟即可食用。功效:助清熱健脾止癢,改善春季容易出現溼疹等過敏疾病。圖/pexels此外,也可配合「足三里」(通胃經)、「列缺」(通肺經)、「三陰交」(通脾經)三大穴位按摩,讓自己保持神清氣爽,擁有身心舒爽又愉悅的春天。 前一篇文章 嘴唇長黑點與腸胃疾病有關 這情況癌變機率高12倍 下一篇文章 國衛院發現新標靶蛋白 有效打擊胰臟癌 熱門新聞 01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2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3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4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⑭2025.08.1705台灣醫療外交 傳承愛與責任2025.08.1606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⑬2025.08.1607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2025.08.1708新竹.五峰 原鄉祕境湧風雲 矮靈夜祭傳古韻2025.08.1809普中好苗子校友獻卡片 感謝星雲大師裁培2025.08.1810增電網韌性 啟動電纜地下化規畫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健身動作應多樣 持續養成習慣防腐劑、汽機車廢氣 罹患肺腺癌關鍵因子公益游泳教學 偏鄉學童樂開懷吃檸檬、柳橙、柑橘 有助抑制結石形成中秋送暖 庇護工場禮盒吸睛盛夏多吃瓜果降火氣 西瓜苦瓜助利尿解熱 作者其他文章台灣醫療外交 傳承愛與責任挺顱顏家庭 溫昇豪募款傳愛人工生殖備孕壓力大 醫籲夫妻突破3難關暖月唐心中秋禮 守護唐寶寶面對憂鬱症挑戰 從復發到重拾希望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