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晟 揪年輕人作伙來共乘 文/程憲 |2024.01.13 語音朗讀 16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以共乘做為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解方之一。圖/作伙來共乘提供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鼓勵年輕人解決社會問題。圖/作伙來共乘提供圖/作伙來共乘提供透過分組討論凝聚熱情和共識。圖/作伙來共乘提供教育部有計畫舉辦研習活動和共識營。右1為黃一晟。圖/作伙來共乘提供黃一晟平日注重節能減碳、友善地球。圖/作伙來共乘提供揪大專青年以共乘方式嗨遊嘉義在地小旅行。圖/作伙來共乘提供團隊成員除黃一晟外,還包括蘇珮瑩(前左1)、義幼橙(前排中)、劉泠(前右1)、蕭宇承(後)。 圖/作伙來共乘提供 文/程憲每到年節或連假,總有人買不到或捨不得購買高價的返鄉車票,只好紅著眼半夜搭客運或慢車,在長途車過程中吃著冷飯糰、連坐數小時不甚舒適且無法躺臥的座位,好不容易終於到家…… 等幾天溫馨假期結束,又要重複一次這樣的噩夢──買昂貴車票或改坐夜車,每返鄉一次,都是對體能、時間、金錢……最嚴酷的考驗。 省錢參加活動或追星 此外,年輕人的次文化之一,就是時常全台瘋狂追星或參加動漫活動,一會兒從台北衝向高雄,一會兒又從台中衝到台北,除了當天或前一天搭高鐵或火車到舉辦演唱會的縣市入住,還要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地,單獨搭計程車前往會場……不少年輕人,在舟車勞頓的過程中,總會想辦法減少交通開支,期能省下每一分錢,用來搶購位置較佳的搖滾區,近身和偶像一起同歡共舞,或是有餘錢能購買偶像發行的周邊商品來珍藏。苦思有無便宜交通費畢業於成大企管系的黃一晟,求學期間時常從家鄉台南,到台中或台北進修學習或參加各式活動,生性儉省的他,當時最大的感想就是:「交通費好貴!」為了想用便宜又便利的方式抵達目的地,黃一晟每每到處問:有沒有人正好要開車前往同一個目的地?黃一晟發現,其實有不少大學生都有類似「交通不便」或「交通費昂貴」的困擾,透過一次次和別人討論,他體認到「共乘」確實能替大家解決「遠行不易」的問題……成功經驗共乘很可行幸運的是,他曾數次成功搭到「便車」,且和同學或陌生人事先達成協議,說好各自分攤多少費用。「通常只要不到一半的預算,就能順利又舒適的抵達想去的地方,運氣夠好的話,還能完全免費。」由於不乏成功經驗,黃一晟經常和同儕探討「共乘」和「共享」的概念,順便「推銷」這種輕鬆減碳又省錢的乘載方式。「當時,南部的大學才剛在推USR(大學社會責任),大多數大學生還很少有共乘減碳的概念,而我想出的這種方式,算是一種『懶人』減碳法,只要願意共乘或開放共乘,就能達到輕鬆減碳的目的。」黃一晟覺得計畫十分可行,但總覺得還欠缺一把火來點燃。鼓勵青年參與社會事直到大學畢業,服完兵役,黃一晟某天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朋友建議他不妨參加教育部青年署舉辦的「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研習活動,說不定有機會拿到補助、實踐夢想。「看到學長因為參加活動,計畫獲得教育部補助,我當下就報名了北部場活動。」去年一月,黃一晟懷抱著熱忱報名參加研習,在活動中遇到了致理科大應用英語系一群五專三年級的同學劉泠、蘇珮瑩等人,成功凝聚大家共識,共同組成一個「作伙來共乘」的團隊,研習過程中,指導老師陪同讓計畫從「人工媒合」轉而成為「科技媒合 」,不但計畫變得可行,甚至可以進而成為創業項目。找到團隊並撰寫APP「其實最早致理團隊想做原民文化議題,可是在討論過程,指導老師認為『共乘』議題更具體可行,同時也搭上ESG永續潮流,而我們幾個很想趁專三(相當於高三)為社會投注年輕人的熱血、留下一些點滴回憶,就決定暫擱原民計畫,轉而加入『作伙來共乘』的計畫。」蘇珮瑩、劉泠說。黃一晟說做就做,請會寫程式的同學寫出共乘APP,由蘇珮瑩負責營運和服務,劉泠向歐美各國取經,義幼橙負責建立合作夥伴、蕭宇承負責團隊氣氛建立,各自分工向大專校院同學推廣共乘文化……果然成功媒合幾波南北共乘行動。而此一計畫也順利獲選為2023年青年署「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7個績優團隊之一,被評審認為是去年度最具亮點的計畫之一,還拿到30萬元獎金。揪團前往在地小旅行這些獎金,可以作為團隊赴海外參訪國際組織的經費,也可以用於深化或延伸在地議題。經過討論,團隊決定由致理科大應用英語系幾位女生,善用英語能力和外國理念相近的組織,舉辦跨國網路研討會,然後將獎金用於優化共乘應用軟體和服務平台之用。 「作伙來共乘」團隊還主動出擊舉辦活動,和嘉義地區的地方創生組織合作,透過共乘及贈送優惠券、體驗券的方式,在平台上大力揪年輕人前往嘉義在地小旅行,結果成功揪了一團人,大家浩浩蕩蕩從北部出發,只用少少的交通費用,在嘉義嗨玩一整天,讓更多人了解「共乘」的好處和優勢。互評機制 完善共乘理想「作伙來共乘」媒合共乘需求者與駕駛,提供各大專院校學生便捷的共乘平台,希望為台灣社會永續發展及創新擴大影響力,去年中推出後反應頗佳,除了解決學生族群交通需求困擾,不少社會人士也透過平台,表達想要共乘或開放資源給有意同行者。事實上,黃一晟在推出點子前,做了不少功課。「3年多前,噗噗共乘已投入解決偏鄉交通問題,所以在尚未推出APP之前,我就主動和他們聯絡,請教推動後容易卡關的瓶頸。」黃一晟坦言,台灣偏鄉的條件很刁鑽,偏鄉共乘比大專院校間的交通接駁更艱難,所以「噗噗」如今已轉為類似計程車派車服務,為偏鄉解決不少接駁轉運的問題。而「作伙來共乘」推動過程最大的挑戰,則在於很多人原本樂於嘗試(試用),但到了最後一刻,卻因為種種考慮而臨時棄車。「計畫或行程改變是最大宗原因,當然也有不少女生,是在安全考量下最後臨時取消。」蘇珮瑩坦言,看到辛苦媒合的案子最後破局,心理多少受到暴擊。黃一晟也因此想到,為了永續經營共乘,團隊未來除了優化計畫再戰新創競賽,後續也將推動互相評鑑制──乘客和分享座車者可互評使用體驗,像Air B&B或送餐服務般公開且公平的評鑑機制,相信運作一段時間後,將能在特定族群間,成功帶動「共乘」的觀念,讓多餘資源可有效再利用,喚起公眾資源永續利用的意識。 前一篇文章 楊淑華 帶自然農法洄稻佳里 下一篇文章 楊立綸 勤練滑板就想飛高高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 作者其他文章綠色航運當道 不減碳就繳錢各大金控 校園徵才合計4萬人撞到月亮的樹 台灣杉成東亞最高樹 CO2 碳費開徵 智慧購物省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