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小學副校長】賴宣治 一根跳繩跳出教育奇蹟

文/記者鄧瑞璇 |2023.10.08
485觀看次
字級
賴宣治對學生進行訓練。圖/新華社
七星小學跳繩隊教練賴宣治(左)正大吼著激勵隊員訓練。圖/新華社

文/記者鄧瑞璇

這些年,賴宣治帶著七星小學跳繩隊從零起步,從鄉村的小操場跳到了世界大舞台。學校出了30多個世界跳繩冠軍,打破了10多次世界跳繩紀錄,有人稱他們是「七星奇蹟」。



搖動的跳繩快到肉眼難以辨別清楚,一群來自鄉村的小學生在世界賽場上一鳴驚人,憑借絕對實力拿下了比賽冠軍︱︱這是獲得第三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的電影《點點星光》的故事情節。電影講述的,正是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七星小學副校長賴宣治和學生們的真實故事。

十二年前,大學畢業的賴宣治來到以留守兒童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弟為主的七星小學任體育老師。當時的七星小學只有一棟教學樓和泥土操場,全校有六個教學班和一百四十三名學生。賴宣治是這所學校成立十六年來,唯一一個新招聘的老師。

「完全沒想到,廣州居然還有這樣一所鄉村『麻雀』小學。」簡陋的條件一度讓賴宣治困惑和失落,他嘗試在學校開展籃球、田徑等項目,但學校場地太小,經費有限,體育器材不夠。「要什麼沒什麼,體育運動怎麼開展?」

走上武林之巔道路

二○一二年,花都區教育局開始推廣跳繩項目。「跳繩簡單又不占地方,這不就是很好的一個選擇嗎?」賴宣治想。

專業是籃球的賴宣治,在體育教師跳繩基本體能測試中,居然考了三次才勉強合格。他心裡憋著一股勁,天天琢磨如何跳繩,每天下班就窩在宿舍上網找資料、看視頻,等摸索出一些門道再教給學生。為了讓學生學會一個動作,他經常要備一個星期的課。

很快,賴宣治面前就出現兩道難題:一是家長不理解,認為跳繩耽誤學習,跳繩隊面臨解散的危險;另一個是怎樣才能跳得更快更好。

為了挽回退隊的學生,賴宣治利用課外時間培訓學生,也不斷讓家長理解,終於家長認可了體育的意義。

在技術的提高上,賴宣治專門設計出一種極速繩把,和鋼絲繩配合起來,大大提高了跳繩的速度。一遍一遍試跳中,他和學生們打造了半蹲跳法,身體的彎曲、抬腿的高度都有講究,也讓跳繩速度變得更快。

帶著「獨門祕笈」,二○一三年,七星小學跳繩隊首次參加花都區的中小學跳繩比賽,包攬了八成金牌,次年更是在全國比賽中拿到金牌總數第一的成績。七星小學跳繩隊自此走上了通往「武林之巔」的道路。

跳出世界點亮夢想

二○一五年,在杜拜舉行的首屆世界學生跳繩錦標賽上,七星小學幾乎包攬全部金牌,學生岑小林更是打破自己的世界紀錄。三十秒的單搖他跳了二百二十下,相當於一秒跳了七點三下。

這些年,賴宣治帶著七星小學跳繩隊從零起步,從鄉村的小操場跳到了世界大舞台。學校出了三十多個世界跳繩冠軍,打破了十多次世界跳繩紀錄。有人稱他們是「七星奇蹟」。

「許多人問我為什麼我們的學生跳得這麼快,其實他們沒有所謂的天賦,只是更願意吃苦和堅持。」賴宣治說,這些曾經自卑內向的孩子,通過跳繩「跳」出了鄉村,看到了外面的廣闊世界,變得更開朗自信,也點亮了自己的夢想。

賴宣治還記得一名叫張茂雪的女生,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但首次參賽就拿下了十塊金牌。當時張茂雪跑向他,把所有的金牌都掛到賴宣治的脖子上,說:「賴老師,我很開心!」還有許多學生告訴賴宣治,自己長大也要當體育老師或者有了不一樣的人生目標時,賴宣治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意義。

如今,憑借跳繩這一品牌,七星小學已經成為擁有二千三百多名學生、三個校區的教育集團,從一個鄉村小學成為遠近知名的強校。

「接下來,我想開發一套系統的跳繩課程和平台,服務更多地區和學校,尤其是經濟相對落後、偏遠的山區,讓孩子們借助一根小小的繩子強身健體,塑造陽光心態。」賴宣治說。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