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殘服再生資源公司董事長】陳德琳 以殘助殘 讓愛再生 文/記者趙玉和、劉雨田 |2025.08.03 語音朗讀 10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德琳(右)為新員工介紹公司情況。圖/新華社在辦公室開會,財務秦曉芬(右一)是一名聽障人士。圖/新華社陳德琳(右)和員工走在工廠內。圖/新華社 文/記者趙玉和、劉雨田在海南,有這樣一位女性,她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克服身體的障礙,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更為眾多殘疾人點亮了就業的希望之燈。這個看似普通的廢品回收場裡,有一群人每天在這裡忙碌。他們不是別人眼中的「弱者」,而是用自己的雙手重建自信與價值的勞動者。引領他們走向希望的,是一位特殊的女性︱︱陳德琳。環保事業承載初心身為海南殘服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陳德琳說:「我是一個殘疾人,我走路從小(有時)就被別人看不起,我也在就業的時候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困難跟挫折……雖然我們有殘疾,我們是可以去創造價值的。」從企業高管到親力親為的創業者,陳德琳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她用環保事業承載初心,也為殘障群體撐起一個可以自立、被尊重的平台。陳德琳認為,人應該去發揮他的優點。一個人可能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但是也許三個人就能夠湊成一個完整的整體。二○二一年,陳德琳創辦海南殘服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將創業方向錨定再生資源領域。從最初九人的小團隊,到如今五十多人的企業,四十六名員工帶著不同的生命印記,在分揀車間、維修工位、銷售窗口,他們用協作打破「障礙」,成為彼此的「完整拼圖」。陳德琳說:「我的員工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殘障人士,他們有各式各樣的殘障,比如說有肢體的、智力的、精神的,但是他們就形成了一個互相協作,互相在一起工作的一個整體。」她關心每一位員工的成長與進步,為他們提供培訓和支持,幫助他們提升技能、融入社會。還根據每位員工的實際情況安排合適的崗位,確保他們能夠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陳德琳說:「我們會根據每個人的特點跟特性,他的缺陷程度,他缺陷是哪個方面的,同時他的個人的性格,他是內向的外向的。還有他是屬於那種很溫和的,還是屬於那種要當領導者的。」一點點堆疊出奇蹟在公司裡,陳德琳不僅是老闆,更像家人。暴雨天的互助搶險、節日裡的集體生日會,讓公司成為沒有血緣的「溫暖之家」。海南殘服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員工韓磊說:「我們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相處得非常融洽,就像兄弟姊妹一樣。」陳德琳說,大家彼此之間都非常地友愛,然後很像一個家。他們渴望能得到尊重,他們渴望能得到溫暖,他們渴望能夠手跟手牽在一塊,在我們這裡是真正實現了一種來自艱難中的溫暖。改變在無聲中發生:曾連鐵門都不會推的阿道,如今能倒垃圾,取快遞、寄快遞;被認定「無法工作」的智力障礙青年,能讓銹跡斑斑的電器重獲新生,而更珍貴的「再生」,是他們眼中重新亮起的光芒。「我很清楚跟在我身邊的這些孩子們,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他們會怯懦,會自卑,會害怕、會恐懼。所以我想能夠做一個有愛的平台,讓他在這個平台裡面能夠慢慢地重塑自我,造就自我的信心,能夠自力更生。」陳德琳說。他們用微小的堅持,一點點堆疊出屬於自己的奇蹟。也許步伐緩慢,但每一步,都在通往屬於他們的光明未來。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 張和平 尋菌30年成就團隊 下一篇文章 【作家】林竹 特殊筆桿書寫動人篇章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2多倫多佛光山 獲頒建築文化遺產獎2025.11.1203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2025.11.1204【快樂塗鴉簿】夢幻鳥2025.11.120595歲巴菲特發告別信:將歸於沉寂2025.11.1206【練瑜伽品生活】橋式 簡單動作不簡單2025.11.120718年首訪陸 西班牙國王今晤習近平2025.11.1208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93國寶畫故宮南院合體 僅限42天 2025.11.1210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天文學家】劉博洋 用熱愛鏈接大眾與星空【天文學家】鄧李才 找到世界級天文台址【西蘭卡普傳承人】唐洪祥 織錦裡的土家風情【苗繡傳承人】龍祿穎 針功夫 繡出錦繡天地【湘繡傳承人】江再紅 新創意 弘揚工匠精神【易水硯傳承人】鄒天然 硯雕藝術讓石頭成倍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