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罣礙──佛光山二○二五國際青年佛學夏令營」自六日開始展開五天課程,全球三百名青年在佛光山接受佛法的洗禮。圖為心保和尚(前排中)偕眾師資,與全體合影。圖/人間社記者賴柏逸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心無罣礙──佛光山二○二五國際青年佛學夏令營」自六日開始展開五日課程,全球三百名青年在佛光山接受佛法的洗禮,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領略山水禪與修持,進行主題論壇、佛教經典課程等。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光山長老慈惠法師、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為青年開示勉勵,給予佛法與為人處世上的提點。
八日禮拜星雲大師,慈容法師為大家說明大師一生的願力與行持,以「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弘法四大宗旨,使佛教走入人間。勉勵青年學習佛菩薩的慈悲,落實大師倡導的三好。
學佛去除煩惱 才能心無罣礙
十日心保和尚專題講座,勉勵學無止境,在大眾中學習,一定會成長進步。佛是圓滿的人,不是遙不可及的神,佛是人所成就的,所以人成即佛成。是人所成就的,所以大家都有希望。要有般若智慧才能心無罣礙,把「我」放下,智慧自會顯現。學佛要去煩惱,去煩惱才能自在,才能心無罣礙。
在場青年提問,如何以平等心接引各式各樣的人、修行有終點嗎、什麼是真正的放下?心保和尚在回應中,也提醒可能遇到的情況或盲點。即使自己有慈悲、智慧,但別人不理你怎麼辦?不要太大意,以身作則就是,即大師說的「行佛」;要解脫輪迴,從正見開始;佛法在放下提起之間,放下煩惱,自能提起。
慈惠法師開示「緣」是佛教的基本教義,「緣起」有了緣才能生起。佛教說「因果」,但「因」、「果」之間還要有「緣」,有好的因,也要有好的「緣」才能有好的結果。大專佛學夏令營在佛光山是很有歷史的活動,更結下了許多好緣,大家有目共睹。並鼓勵大家帶回大師的廣結善緣,處處結好緣。
連日豐富課程包括各主題論壇,分別探討人間佛教與環境、AI和信仰。佛教經典課程有《阿含經》、《六度集經》、《大智度論》、《大乘起信論》,並有英文課程。各心靈工作坊主題「觀自在」、「真勇者me識逃脫」、「VUCA」。還有手作工坊、蔬咚Po市集、自在音樂會。
談緣起說因果 專家授課解惑
師資有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傳燈會副會長覺容法師和執行長覺軒法師、資訊監院室監院慧讓法師、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覺多法師,以及佛光山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綠色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戴慶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劉宗澧及各領域專家。
十日結營典禮,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慧屏法師,以大師說過「我是佛光山」為勉,將佛光山放到自己未來規畫,勇於承擔,讓佛光山更不一樣。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期許將大師的智慧光明帶到全世界。結營典禮中頒發青年獎、小隊最佳精神獎,肯定大家精進修行、集體創作、充實自我、成就他人。營隊最後在〈惜別歌〉聲中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