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力球教練員及裁判員】王樹錦 用柔力球重寫人生 文/記者楊帆、趙鵬昊 |2023.10.08 語音朗讀 4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王樹錦(右二)和柔力球隊進行晨練。圖/新華社2018年7月,王樹錦(左一)在天津參加中國柔力球公開賽的賽後留影。 圖/新華社2018年冬,王樹錦在當地披霞山小學教授柔力球,課後與孩子們的合影。 圖/新華社 文/記者楊帆、趙鵬昊2015年,王樹錦取得柔力球運動國家一級教練員、國家一級裁判員等資格,開始擔任豐潤區老年體協柔力球隊教練,希望參與群眾能愈來愈多,每個練習者都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人生或有一些重要而幸運的時刻,屬於王樹錦的那一刻早已到來。十八年前的那個秋天,王樹錦路過公園偶遇一支練習柔力球的隊伍,被這項運動深深吸引。通過不斷學習深造,原本在農村顧家務農的她,逐步成長為一名國家級柔力球教練員、裁判員,先後帶動家鄉二千多名群眾參與柔力球運動,讓更多人走上人生的「新舞台」。對運動有一份熱愛今年六十二歲的王樹錦家住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豐潤鎮披霞山村。曾經的她忙於種地,守家照看孩子和老人,農閒時節跟村裡車隊跑運輸多掙些錢。在這樣的生活節奏裡,王樹錦卻保持著對體育運動獨有的一份熱愛︱︱每天做完農活,她會跑去村頭的水泥乒乓球台打上幾板;如果去城裡,也會找機會去更好的場地和場館打球,和不同的球友多學幾招。「二○○六年秋天,一天我送孩子上學回來,路過公園時遇到了正在練習柔力球的隊伍。隊員姿態非常優美,柔力球像是融進球拍中,真的很吸引我。」王樹錦說。在和隊員聊天中,王樹錦了解到這個隊伍由當地老年人運動協會組建,之後開始跟隊學習,還向隊友們借了光盤(光碟)回家自己練。大家見她愈練愈好,不久便將她吸收進隊伍。在參與柔力球運動幾年後,王樹錦覺得「光盤上學到的只是表面」,技術細節還有很多提高空間。二○一二年,北京體育大學向社會開設柔力球培訓班,王樹錦得知這個消息後,毫不猶豫自費報名參加。王樹錦說:「從理論知識到動作要點,再到套路編排,通過專業的點撥讓我收穫很多。」半路出家磨練專業「學成歸來」後的王樹錦深知,要了解和熟悉一項體育運動需要持續地學習和訓練。在當地文旅部門和相關協會支持下,王樹錦有機會就會「出門看看」,先後參加了國家和省市多個柔力球等級教練員、等級裁判員培訓。二○一五年,王樹錦取得柔力球運動國家一級教練員、國家一級裁判員等資格。也正在那一年,王樹錦真正走出農村,為了自己所愛邁開大步︱︱她開始擔任豐潤區老年體協柔力球隊教練,全面負責柔力球項目的培訓和推廣工作,並幫助區老年體協柔力球隊在第三屆中國晉中國際柔力球交流大會上獲獎。提起那次獲獎經歷,當年與王樹錦一同帶隊的王艷春心中仍很激動。她說:「那是我們第一次參加這麼高規格的比賽,長了很多見識。那次獲獎更是給了我們很大鼓勵。」為了讓登台表現更出彩,此後王樹錦和隊員們不斷提高訓練水平,增加動作藝術創意。她們會在當地評劇團學習評劇動作,將中國傳統戲曲元素融合到柔力球運動中,還到舞蹈培訓班學習。隊伍在此後多個大陸大賽中有所斬獲,王樹錦在二○一九年考試通過國家級柔力球特約教練員。運動推向十里八鄉豐潤區文旅局副局長陳超介紹,自二○○二年豐潤區引進柔力球,目前有隊伍三十二支,常年參與群眾三千餘人。王樹錦的參與,為這項運動推廣和發展注入了「強心劑」。近幾年王樹錦所在的柔力球隊伍堅持下鄉推廣柔力球運動、拉動群眾參與,先後在全區二十多個村莊建立了柔力球表演隊。此外,她們還積極走進校園,柔力球成為當地紫草塢小學等多所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因為柔力球,當地一些群眾也像王樹錦一樣,邁上了人生的「新舞台」。今年六十六歲的郭翠萍是位柔力球愛好者,曾組建過一支二十人的柔力球隊伍。早年她已經搬家到唐山市裡居住,後來為了打柔力球又搬了回來。「和隊伍一起訓練參賽,讓我對生活有了更多期待、更多追求,人生更多采了。」她說。「現在愈來愈多不同年齡段的習練者,都在感受到這項運動帶來的魅力。」王樹錦說,希望參與群眾能愈來愈多,每個練習者都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杭州亞運火炬手2】鄧承敏 校長媽媽把體育新風吹進校園 下一篇文章 【七星小學副校長】賴宣治 一根跳繩跳出教育奇蹟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劉家琨 40年扎根本土長成大樹 作者其他文章【登山專家】 欒鈺堃 登珠峰,體悟謙卑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