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愛】萬事皆空 善不空

文/顏福南 |2023.05.23
1871觀看次
字級
圖/彩虹樺樺

文/顏福南

前一陣子,聽見前總統馬英九說他的家訓:「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心中感觸很多,也覺得很有道理,想藉此分享「萬事皆空善不空」的看法。

萬事皆空善不空就是善的循環,當我們做了好事,會種下善因,結出善果。種善因帶給別人快樂,自己也會有幸福感。善的行為會感染別人,最後回到自己身上,社會就會更美好。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循環是自然的規律,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就要怎麼對待別人,如同「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想要得到善的果報,就要先種善因,助人就是幫助自己。

二一四年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在輿論反對下,收留敘利亞約八十萬難民,當時許多國家都把難民視同災難,排擠他們。如今近十年過去了,當年的人道善舉為德國帶來經濟轉機,解決德國因為缺工帶來的困境,有的難民融入德國,成為專業的技師;有的難民勤奮好學,成就一番事業。難民阿爾謝布爾順利當選德國西南部一座城市的首長,讓人驚呼難民努力出頭天。當年梅克爾的善念,成為善的循環,為德國開闢寬廣的道路,行善不空,助人助己。

日本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七十八歲高齡時,接下當時瀕臨破產的日航公司,很多人並不看好他能改變現況,沒想到才兩年時間,公司就轉虧為盈。他不支領薪水,以公司為家樹立榜樣,施行利他行善的策略,櫃台人員如何應對購票的顧客,空服員如何在飛機上照顧乘客的需求,地勤人員如何維修減少耗損,心存善念,以客為尊,利益他人,對待員工如同家人一般。他曾說,人生就是磨練靈魂、心靈的道場,懷抱著善心、利他的精神,行善助人,命運就會往好的方向轉變。

萬事皆空善不空,告訴我們身上的財富或物質總有一天會花光或消失,我們留給下一代的只有無形的榜樣和家風。心存善良,行善積德,留下助人的德行風範,就是留給子孫最好的福報,如同《文昌帝君陰騭文》結尾提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

星雲大師曾說:「如果一心行善,尤其是發自本心的行善,而不是想要借著行善來博取名聲,才能導正社會,對社會產生正面的效益。」為善不欲人知,行善必有後福,默默做善事也是謙卑與感恩的展現。愈是低調行善,愈能放下心中的貪念與嗔痴,回到單純與陽光的自我,實踐善的循環,創造心靈的光明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