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愛】被討厭的勇氣

文/顏福南 |2025.09.08
23觀看次
字級
圖/彩虹樺樺

文/顏福南

最近閱讀《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深有同感,作者指出我們的煩惱幾乎都來自人際關係,解決的方法是勇於做自己,放下他人的評斷,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與眼光裡。作者提醒我們哪些是自己的責任,哪些是別人的事情,並勇於承擔自己的選擇,鼓勵我們放下對「被喜歡」的執著,因為追求所有人的認同,會讓人失去自我;當你不再害怕被討厭,就能自由選擇自己想走的路。

我們往往高估了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卻低估了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因為活在別人的眼光,所以在乎他人的感受,公開場合心裡不願意,卻不敢挑明而默默承受;為了社群媒體的一句負評而耿耿於懷,我們揣摩別人的想法,將自己做成一個「別人喜歡的樣子」,卻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樣子」。這本書告訴我們學習脫下這副枷鎖,因為真正的自由,不是人人都喜歡你,而是即使有人不喜歡你,你依然可以坦然過日子。

「討好不是愛,是真我的流失」,勇敢的說不,勇敢的表達自己,真正的愛和尊重不是靠討好或是委屈得來,而是在真誠互動中展現彼此。人生的目標不是讓所有人喜歡你,而是找到願意和你平等、互惠、尊重的人相處在一起,這樣你才有自在幸福的生活。

專注在自己,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不要想一百分的演出,盡心盡力就可以;允許自己犯錯,接受自己有立場、有情緒,做自己喜歡的事,在合乎法律的範圍內,我們揮灑自己、展現自我,與其擔心別人的評價,倒不如活在當下,扮演好每次的角色。

我曾經不懂得拒絕,讓自己陷入無盡的忙碌中,這邊也想做,那邊也不敢得罪,層層的壓力讓自己不勝其擾,事情也不盡如意,衡量自己時間和能力才知道有所取捨,讓自己游刃有餘。

我曾看過同事一味的迎合家長需要,有的家長重視課業,有的家長想要戶外教學,有的家長只想孩子快樂學習,過度在乎別人感受而失去教學原則,讓自己陷入左支右絀的窘境,不但班級經營沒有方向,而且自己也累垮。被討厭的勇氣就是學習健康的人際邊界,當你清楚自己能承擔什麼、不能承擔什麼,別人也會逐漸學會尊重你的界線,進而有良好的人際互動。

我們無法阻止別人的看法,但是我們能調整自己的心態,選擇內在的真實與自由,放棄外在的評價與束縛。當我們有了被討厭的勇氣,就有活出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為一道光,閃耀生命的旅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