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這則「石鶴夜啼」的故事,出自古籍《情史》。石鶴,為石雕的鶴,怎會夜啼?以何因緣,令無情石鶴,變為有情?原來,這隻石鶴因失去伴侶,所以悲傷夜啼。而造成石鶴孤獨一生的,就是尹從龍。
尹從龍何許人也?他是明朝華州人,因為總是一頭亂髮,從來不梳理,當時的人都稱他「尹蓬頭」,其事跡多記載於《江寧府志》、《蘇州府志》、《江西通志》。
尹蓬頭不是簡單人物,他已修煉成仙,而且是領有度牒(古代中國為了管理僧道所頒發的證明文書)的道人。不但修煉內氣,能曝晒於日正當中,在嚴冬擁雪而臥,毫無懼色;還能出陽神,分身數處赴齋。他遊歷江南等地,常以內氣功法為人治病,頗有成效,因此所到之處,總有許多人跟隨其後。
有一年,仙人尹蓬頭回到西山鶴鳴觀修煉一段時間後,竟騎上觀前的一隻石鶴,飛走了。這下,可拆散了這對石鶴夫妻了,不知仙人當時有沒有想到?
原來鶴鳴觀前有一對石鶴,一雌一雄,鎮守觀前,因年代久遠,究竟是何代之古物,已不可考。尹蓬頭騎走的是一隻雄鶴,駕鶴不知飛往何方,留下的雌鶴失去了伴侶,又無法飛去尋找,於是悲傷地夜夜哀鳴。
觀前石鶴只剩下一隻,已經引起騷動,剩下的那隻竟在夜間啼哭,更是把人嚇壞了。於是,當地人將雌鶴的嘴敲落,不讓牠再啼叫。至今,那隻無嘴喙的石鶴,尚獨自立於道觀前,有詩嘆曰:「一鶴空山嘯風雨,仙騎雄鶴去何所;他年雲外倘歸來,欲話滄桑石無語。」
石鶴有情,竟也鶼鰈情深!石鶴化無情為有情,令人省思,嘆世間情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