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你我他】 什麼是真正的愛?

文/林燕卿 |2022.06.06
2736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林燕卿

在愛情的世界裡,有人認為那是一生一世的盟約;有人認為那只是一種交換和控制,多數的結局是不堪的。

因為在愛情的市場中,免不了放入了外表、學歷、才華、資源、地位等,先考慮了這些條件後,再試著去認識對方。相處的同時,雙方付出了時間、金錢、陪伴、照顧及所謂的愛,如果雙方平衡或一方付得多些,另一方雖付得少,但付出多的一方也甘之如飴時,會是一場美麗的愛情。反之,如付出的一方計較了,產生不公平的心態時,會反過來要求對方等同付出,時間久了,等不到所謂的公平,心中感到失望,心也累了,可能還是選擇停留,然而卻是不快樂的相處。當然也有人選擇離開,只是離開的身影,是否依然美麗?還是醜陋不堪?

有一則令人省思的故事,是如此開展的。一對老夫妻,雙方都各有子女、疾病,而且雙方的兒女均在國外就業。老太太已無法再照顧年邁且有疾病的老先生,於是兩人協議後,將老先生安排住進安養機構,老太太則固定每周去探視。如此的探視也過了一些時間,有一次老太太去安養機構時,照服員告訴老太太,老先生正在陪一位院內的老太太散步,所以此時無法會面。老太太說,沒關係,我去看看。當老太太走進花園,看見平常拿著拐杖的先生,已經不用拐杖,可以去攙扶那位老太太了,並且兩人有說有笑的。老太太默默地看著這一幕,並沒有過去打擾他們,就這樣看了一會兒,老太太自己回家了。

回到家的老太太,在日記上寫著:「終於看到他愈來愈健康了,這是令我喜悅的事,雖然看到他攙扶著另一位女性的手臂,知道他們是快樂地相伴著,令我傷感,不過我還是更希望他能因為快樂,而變得健康。」

從老太太的心境,難免會有些傷感,會有嫉妒,但是,她認為,愛不應是全然的占有及控制,而是看到自己愛的人快樂。如此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基本上,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條是無止境的追逐需求,如果有必要就操縱他人,能拿什麼就盡量拿,並在其它方法都失敗時選擇妥協;第二條路是藉由溝通的方法來了解真正的自己:放棄期望,以自己和伴侶的快樂一併當作優先的選擇。大部分的人都時常在這兩種方法之間游走。

但如果我們順著第一條路走,也就是只注重個人的需求,不斷地走下去的話,我們就會對伴侶有所要求,會和伴侶吵架,或試著控制對方。如果老太太是走第一條路,她會認為自己所愛的丈夫被搶走了,就會生氣,立即走上前去怒罵丈夫或給丈夫臉色看,讓老先生和對方驚嚇、難堪,甚而將老先生帶回家,然而如此運作的話,需求仍然不會得到滿足,沮喪及不快樂也就與日俱增。最後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

「真愛不求回報」,因為愛的本身就是最好的報酬,在愛的行動裡,就會讓人洋溢著幸福。當一個人在愛的時候,受益的人是自己,所以沒有心存是在為別人做什麼的想法,不去想報酬,就不會有太多的期待,心中反而是自在甜蜜的。如果要求回報,一旦沒得到,遲早會感到空虛寂寞,繼續尋尋覓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