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歷史】台南重道崇文坊

文/鄧榮坤 |2022.03.22
1284觀看次
字級
重道崇文坊,為台南現存四座牌坊之一。圖/鄧榮坤

文/鄧榮坤

多年前路過台南公園,遇見了重道崇文坊,曾經於陽光下耀眼的碑文已褪色,卻無損於它的莊嚴。

佇立於牌坊前,細讀碑文的瞬間,過去的悲歡歲月瞬間在腦海裡盤旋……

離台南火車站不遠,位於車站右側的重道崇文坊,為台南現存四座牌坊之一,同時為台南市定古蹟。牌坊興建於清嘉慶二十年三月,當時清廷為旌表林朝英獨立捐貲萬金,修建縣學文廟而頒重道崇文匾額,賜六品光祿寺署正職銜。

林朝英出生於乾隆四年,祖父林登榜於康熙年間來台,家族精於貿易而成為府城知名富商,為人樂善好施且熱心地方公益。清嘉慶九年三月,林朝英捐獻萬金監督修建台灣縣學文廟,獲得鄉里肯定、朝廷褒揚。

重道崇文坊原創建於龍王廟及台南兩廣會館旁。日治時期因闢建南門路,重道崇文坊面臨拆除危機,經林朝英的後人陳情重建保存,牌坊等構件先暫奉台南州廳內,之後遷移至台南公園燕潭北邊。

重道崇文坊為高約八公尺,寬約六公尺的方形石柱,整體由青斗石、白石與花崗岩構建而成,採三間四柱二層的形式,夾杆石上飾有石獅,八根石柱下方雕有石獅子,頗為莊嚴。

南台灣文史工作者周南生說,當年石坊頂檐及鴟尾損毀,遷至台南公園後重新組立,也把毀損的部分修繕,始有今日的樣貌。碑坊雕工精緻細膩,大額枋雕刻雙龍搶珠並以螭虎啣柱,已成為府城的珍貴文物。小額枋分刻龍馬負圖、靈龜背書、蒼松福鹿、寒梅雙鶴。上下護檐兩端略微翹起,鴟尾雀替飾簷。

佇立碑坊前,細細欣賞石柱上鑄刻的文字,可以發現於清嘉慶年間所題的楹聯,透發出對這片土地的恩澤;字雖模糊,但依稀能看出「重道振儒風坊表榮袞海外,崇文遵聖治爵銜寵錫雲中」,以及「碩行重東瀛洵人倫之冠冕,隆恩來北闕邀天府之絲綸」等字跡。

周南生翻閱著手中的書冊說,題字的有:鹿港理番同知薛志亮、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台灣府知府楊廷理、解元鄭兼才;而頂層護檐下方「重道崇文」額題下,有橫額陰刻「乙酉科歲貢生原中書科中書欽川光祿寺署正職銜林朝英立」幾個字,彷彿為後代人訴說那段輝煌的歲月。

周南生說,罕為人知的的是林朝英能寫出一手好書法字,作品多存於各廟宇祠堂的匾聯,如國定古蹟開基天后宮正殿神龕的匾,國定古蹟開元寺前殿外檐裝修的字跡等,路過時可以花點時間聆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