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遍路】築地本願寺

文/鄧榮坤 |2024.09.19
582觀看次
字級
洋溢著古印度寺廟建築風格的築地本願寺。圖/鄧榮坤
淨土真宗開山祖師親鸞聖人雕像。圖/鄧榮坤
築地本願寺是鬧區中難得的一片淨土。圖/鄧榮坤

文/鄧榮坤

豔陽下,繞過了日本東京都中央區築地市場,與一棟洋溢印度風的建築──築地本願寺相遇,滿懷驚喜。

築地,明治時代就是京橋區役所與中央區役所所在地,為中央區、京橋地域的行政中樞。創建於一六一七年的築地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寺院。

根據導覽員的說法,該寺院原來坐落於淺草橫山町,因一場大火而焚毀,為了重建寺院,信眾們開始了填海築地的工程;然而一六七九年重建完成後,又在一九二三年的關東大地震中再次毀壞。目前這座充滿古代印度風貌建築的寺院,乃於一九三四年落成。

築地本願寺與築地市場雖然僅相差幾條街巷,卻隔離了街道人潮與車輛的喧囂,是都會區中難得的一片淨土。莊嚴的寺院本堂、石頭圍牆與正門、北門、南門之門柱,已陸續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寺院廣場花園裡,恭塑了一座淨土真宗開山祖師「親鸞聖人」的雕像,祥和的眼神透發出親切溫和,以平實穩重的眸光慈悲望向這片曾經繁華的場域。

親鸞聖人,是日本鎌倉時代初期的僧侶,曾經因為朝廷禁止朝專修念佛遭革除僧籍,流放到越後(今新潟縣),被赦免後前往關東宣傳淨土念佛之教義,並著手著述《教行信證〉等著作。豔陽下,佇立於廣場花園一隅的親鸞聖人雕像前,泛黃史冊中的陳年往事似乎也層層浮現於眼前。

洋溢著古印度寺廟建築風格的築地本願寺,由共同設計了京都「平安神宮」及原宿「明治神宮」等建築物的建築家伊東忠太設計,仿造印度等亞洲古代佛教建築形式。圓柱與石造台階仍保留古希臘和羅馬建築式樣,也融合了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建築風格,展現本願寺多樣性的包容文化。

寬敞的本堂大廳,是舉辦各種法事和講經的地方,法會儀式上可以聽到雅樂的演奏。渾圓造形的屋頂,令人聯想到菩提樹的葉子,中央部分彩繪蓮花,大台階兩側則有長著翅膀的獅子雕像。至於鑲在入口黑色大門上端的彩繪玻璃,則是信眾不可輕易錯過的焦點風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