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感悟】 老當益壯 就是福

文/丁志達  |2022.03.22
787觀看次
字級

文/丁志達

《詩經》說:「俾爾熾而昌,俾爾壽而臧。」意思是:讓你熾盛而又興旺,讓你長壽無災無恙,意味著年長者必須身心健康,神智清明,精力不衰,才是真正的長壽。

第二十任美國總統加菲爾德說:「如果歲月一定得在額上刻下皺紋,可千萬不要讓它也刻在我們的心上。精神不能老。」

《少年維特的煩惱》作者歌德的名劇《浮士德》第二部,到八十二歲才完成;西班牙宮廷畫家哥雅創作的《鬥牛》系列,也是他晚年的作品;孔子完成一生最偉大的著作《春秋》,當時他已經七十二歲。

孔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古人在評論人的生命力,到七十而止,才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之名句,那時五十策杖,要歸隱田園,怎會想到科技進步、醫療發達,人類因而延長壽命呢?

人只有到了七十歲之後,智慧圓熟,事理通明,方可以隨心所欲,而不致超越情、理、法的範圍,完美人生七十才開始。

所以,老年人不要把年齡放在心頭,「忘年」正是養身的妙訣,才能「旺年」而無老感,七十、八十滿街走(注意來車),九十、一百不稀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