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 豐一吟阿姨 二三事

文/林少雯 |2022.01.02
1413觀看次
字級
林少雯到上海去探望豐一吟。牆上那幅畫是豐子愷畫的〈阿里山雲海〉。圖/林少雯
豐一吟阿姨走了,往生極樂世界。享世壽九十二歲。心中非常非常不捨,這幾天一直想起她,想起與她短暫相處的每個時光。圖/林少雯
豐一吟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外牆長廊「護生牆」浮雕前留影。圖/林少雯

文/林少雯

豐一吟阿姨走了,往生極樂世界。享世壽九十二歲。心中非常非常不捨,這幾天一直想起她,想起與她短暫相處的每個時光。

豐阿姨是中國漫畫之父、文學大師豐子愷最小的女兒。曾任職上海社科院,是位文史研究者,也是作家、翻譯家和畫家,她專仿父親豐子愷的畫。跟豐阿姨結緣是因為我研究弘一大師和豐子愷共同創作的《護生畫集》,論文要出版時,請她授權書中所引用的二百八十幅護生畫,她立刻回函給我。

二○一○年起,我每次去大陸定會赴上海探望她,一年最多到三次。記得有一次她帶我去她家附近吃午餐,我要付餐費,她立即阻止,付了她自己的那份,所以我們就各付各的。餐後回程路上,經過一處公交車站,一旁有人擺地攤,賣的是不鏽鋼製可收三段的不求人,那是背部抓癢神器,一支記得是十元人民幣。她拿起兩支執意要送給我,說前幾天她買了,很好用,我推不掉,於是接受她的好意收下一支,成為永久的紀念。

跟阿姨較熟後,她說你總是叫我老師,改叫阿姨,我一時改不過來,還是習慣叫老師,她說叫阿姨!叫阿姨!所以我就開始叫老人家阿姨至今。

每次去看她,我會約在她午睡後約下午三點,才不會太打擾老人家。她總是泡上一杯她家鄉浙江桐鄉生產的菊花茶,在氤氳的花香茶香中我們聊得好愉快。有一年我扛了五本又重又大本的佛光緣美術館出版的弘一大師、豐子愷、豐一吟書畫專輯去給她,兩人一頁頁翻閱著,她如赤子般的笑容深深感動我。每次離別前我們定要緊緊擁抱著照幾張相,那些相片現在也成了永遠的紀念。

有次阿姨剛仿了一張豐公子愷的畫,彩墨未乾,電鈴響了,是上海棗子樹素食館的經理來向她請畫,請的是《護生畫集》中的一幅〈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蘆菔是蘿蔔。

常有人來向豐阿姨請畫,她說台灣人很特別,常指定要請護生畫中「解放」這一幅,內容是一隻貓打開老鼠籠,將被困在裡面的老鼠放生。我賞析這幅畫時是如此寫的:主人家受到老鼠的騷擾,會用籠子捕捉老鼠,但不忍心殺害牠,每次都將被捕的老鼠放生到屋外,希望牠不要再來。家貓在主人慈悲心的薰習下,有一天主人不在家,牠就自己將老鼠給放生了。有人來請畫,總會付點筆潤,阿姨常常一轉手就給了來向他求助的人,慈悲心滿滿,這是豐公忠厚傳家、慈悲為懷的家風。

豐阿姨知道我喜歡豐公〈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幅漫畫,她說了一個小時候住在桐鄉時的故事給我聽。有一天她埋怨院子裡櫻桃樹總不結果,那天放學回家,那棵櫻桃樹竟神奇的結出滿樹果子,怪怪!豐一吟高興的跑過去摘果子,才發現櫻桃是掛上去的。原來是父親從市場買回來掛到樹上以滿足愛女願望。多感人的故事,如此了解兒童,體貼孩子,自己也充滿童心,豐子愷才能成為傑出的兒童文學家。

有次我陪豐阿姨到大樓地下室運動,看她拉拉這踩踩那的使用著幾種簡單的運動器材,玩得很高興,還告訴我平時要多運動,才能保持身體的柔軟和活力。幾年前她在運動時不甚跌倒摔到頭,住院了好長時間,那次上海大覺文化和星雲文教館幾位法師也跟我一起到醫院去探望她。

與豐阿姨相處時間最長的是二○一三年,佛光山從浙江博物館請來一百四十多幅《護生畫集》原畫,在惠中寺展出三個月後,移師佛館再展三個月,星雲大師特別邀請豐阿姨前來參加開幕式。豐阿姨的女婿張寶陪老人家一起來。我原來要赴福州參加一場生態書寫的論文發表會,臨時情商友人去替我發表,我自己則到佛光山陪了豐阿姨五天。不只有我愛豐阿姨,佛光山的法師、員工和義工們都愛她。她參與開幕式、演講、參觀、受邀人間衛視專訪,攝影棚搬到佛館展場裡,佛館還安排她到南部各道場參訪。豐阿姨所到之處真是風靡,很多人向她索取簽名,跟她合照。在山上掛單那幾天,剛好張毅和楊惠珊為琉璃觀音像做最後的修飾,貴賓們一起同桌用齋飯。

有一天我們在佛館外牆長廊﹁護生牆﹂浮雕前,觀賞豐公慈悲護生的傑作,我告訴豐阿姨,護生畫在佛光山的牆上,其價值等同於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佛教藝術。豐阿姨神色一振,這是她沒想到的,隨即歡喜的笑了。我們在山上散步處處聞啼鳥,阿姨笑瞇瞇的說,如果真有來生,她很希望做隻小鳥,自由自在,想去哪就飛過去,不必舟車勞頓。

前些年豐阿姨漸漸認不得人,但她的音容笑貌長存我心。含著淚一字字的寫下與豐阿姨相處那種如沐春風的感覺。祝豐阿姨一路好走。相信她已乘著小鳥的翅膀,一起被阿彌陀佛接往西方極樂世界,住在無量光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