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姿瑩
在成為視障者之前,我是一位國貿員,十二年來,每年和老闆同事出國參加展覽一至兩次,足跡遍布美國、德國及中國大陸。
就在我結婚懷孕、家人期待著新生命誕生之際,突然覺得眼睛容易畏光,經檢查發現眼壓飆高到五十多(正常值是二十以下),考量到胎兒會受影響,決定生產後再開刀治療。之後我的視力漸漸退化,從此走入弱視一族。
視力退化對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我變得自卑,搞得自己異常煩躁,經常把情緒發洩在先生或小孩上。然而發洩後又很後悔,過日子就像行屍走肉,陷在黑暗的低潮裡兩年多。
一天,鼓起勇氣打了電話給視障團體。一開始先參加休閒課程,認識了其他的視障者。發現:原來我視力零點零五是屬於狀況好的!還能夠協助引導其他全盲夥伴。更不可思議的是,一起上課的夥伴怎麼都笑得這麼開心?為什麼我卻笑不出來?
後來我挑選一些適合親子的活動,帶著小孩一起去,豐富又好玩的課程,讓我沒時間去自憐自艾,也由於同儕的力量,我又找回了自信心。孩子也不會因為我是個視障又自卑的母親而影響了健全的人格。其中有一堂課講師是小兒麻痺患者。透過他的分享,我學習到「接受」這兩個字:接受了自己的障礙後,才能夠靜下心來思考未來的路,而不再是一昧的抱怨。
去年四月,我開始在雲林縣政府擔任視障客服員。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歡喜的事。這是成為視障者四年半來,第一次有收入的工作。雖然這只是一份短期工作,但我會邊做邊學,期許之後的生涯仍能繼續勇敢向前。
生活,總是充滿挑戰。現在的我會用感謝的方式來面對。不畏懼橫逆現前,因為「視盲」並不可悲。可悲的是「心盲」。儘管有時候還是會陷入低潮,但我會期勉自己盡快走出來,重振心緒,讓自己開心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