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冰河縮減 喜馬拉雅山最快速 潘楠慕 |2022.01.02 語音朗讀 16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冰河融解可能釀成洪水,危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圖/法新社北極冰層融化,讓殺人鯨的獵食範圍擴大。圖/法新社科學家追蹤殺人鯨的活動範圍。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最新研究顯示,喜馬拉雅山脈的冰河,正以驚人的速度融化;科學家調查發現,最近四十年來這個地區的冰層縮小速度,是之前七百年的十倍。研究人員在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論文中指出,喜馬拉雅山脈冰河以異常的速度融化,可能引發雪崩和洪水,危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也將影響南亞地區的農業和民生用水。冰河融水為印度北部農業帶的主要河流提供水源,但隨著冰河加速縮減,用於灌溉和飲用水的水量可能急劇下降,且更容易出現雪崩,因為冰層流失使山坡的結構更不穩定。今年年初,印度北阿坎德省(Uttarakhand)附近的冰河消融釀成洪災,沖毀當地的水壩與水力發電廠,導致數十人喪生。瓦迪亞喜瑪拉雅地質研究所(Wadia Institute of Himalayan Geology)的科學家梅塔(Manish Mehta)指出,當地的冰河原可保持結凍狀態,但消融速度過快引發水患。研究人員指出,喜馬拉雅山冰河蘊藏全球約四成的淡水存量,是中國大陸、尼泊爾、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及孟加拉等國家的主要飲水來源。據《永凍圈》(The Cryosphere )期刊報告,若喜馬拉雅山脈冰河在二○五○年消失,約二十億人將面臨水資源危機。冰河融化不僅影響鄰近地區,若導致海平面上升,將加劇世界各地沿海社區面臨的洪水威脅以及水土流失,危及道路、橋梁以及沿海地區發電廠和其他重要工業設施的結構。美國聯邦海洋暨大氣管理署(NOAA)的數據顯示,美國近四成的人口,正居住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沿海地區。里茲大學冰河學家卡利維克(Jonathan Carrivick)表示:「喜馬拉雅山脈冰河融化的速度過快,遠遠超過多數人的預期,而且還在加速。」科學家長期以來持續監控紐西蘭、格陵蘭島、巴塔哥尼亞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大型冰河,追蹤冰層流失狀況。最新研究發現,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層流失速度比其他地區還快,但目前尚未釐清原因。研究人員推測,東南亞季風等區域性氣候因素,可能是原因之一。科學界普遍認為,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暖化和極端氣候,是全球各地冰河融化的主要原因。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也指出:「全球冰河自一九九○年代以來持續縮減,主要因素很可能是人類活動。」卡利維克的研究團隊利用衛星影像,比對冰河軌跡。猶他大學地理學教授魯伯(Summer Rupper)表示,這項新研究可提供數百年來喜馬拉雅山脈冰河的變化趨勢,有助科學家更準確預測未來數十年冰河和海平面的變化,提供預警和適當的解決方案。北極海冰消失 衝擊食物鏈結構地球暖化導致北極冰層融化,嚴重影響生態;除了眾所周知的北極熊生存危機,科學家近來還發現,冰層融化讓殺人鯨等海中獵食者得以擴大覓食範圍,對食物鏈造成巨大衝擊。華盛頓大學的海洋哺乳動物專家金柏(Brynn Kimber)表示,阿拉斯加、加拿大和俄羅斯北部海域,是弓頭鯨、白鯨、獨角鯨的主要棲息地;然而,近幾年來的音頻紀錄顯示,愈來愈多殺人鯨出現在這些區域。金柏表示:「以前我們不會在這麼偏遠的地區見到殺人鯨,這很不尋常。」他指出,這是北極環境正在變化的證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今年九月公布的報告指出,北極海冰體積已減少三分之二。海洋生物學家威洛比(Amy Will oughby)指出,海冰流失,加上海水變暖、氣溫升高,已影響北極的生態系統。諸如殺人鯨這類獵食者,已開始出現在過去無法到達的區域,迫使其他物種逃離。威洛比說:「殺人鯨會獵殺弓頭鯨,後者只能躲往冰層更厚的地區,但這些地區的覓食機會較少,弓頭鯨即使能夠存活,數量也將持續減少。」金柏指出,這種變化對食物鏈上下游的動物(包括人類),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弓頭鯨是北極地區原住民的重要經濟和食物來源,一旦數量銳減,原住民的生計將受威脅。專家指出,北極海冰正快速減少,一旦北極海冰消失,海洋溫度升高的速度將加快,不僅影響海洋生態,更加劇全球極端氣候危機。金柏表示,各國政府必須落實對抗氣候危機的政策,積極降低碳排放,才能扭轉北極海冰融化趨勢,進而守護生態環境。永凍層融解 威脅俄國千萬家園一九六○和一九七○年代蘇聯向北極擴張,在遠北和遠東的永凍層建造許多建築物和基礎設施,認為這個已凍結數千年的地區堅固無比,且永遠不會解凍。然而,隨著地球暖化,永凍層開始融解,基礎設施和民眾家園受到威脅。西伯利亞丘拉普恰(Churapcha)的機場,過去幾年來已無法使用;由於永凍層融化導致地面破碎塌陷,機場的跑道已變成沼澤地;科學家預測,當地最終將變成一處湖泊。俄羅斯北部和東北部一些城鎮的建築物,也出現變形、損毀問題。莫斯科國立大學科學家馬斯拉科夫(Alexey Maslakov)表示:「俄羅斯北極地區的房屋下陷,輸油管道扭曲,許多道路需要維修。」永凍層是地表下永久凍結的厚層,由土壤、岩石或沉積物組成,占俄羅斯陸地面積約六成五。據統計,全俄羅斯共有超過一千五百萬人居住在永凍層地區,這些地區融解造成的損失正不斷攀升。梅爾尼科夫永凍層研究所(Melnikov Permafrost Institute)所長澤列茲尼亞克(Mikhail Zheleznyak)表示,如果暖化步調維持不變,二○五○年時俄羅斯的基礎設施損失可能高達七兆盧布(約九百七十億美元)。西伯利亞偏遠地區一個柴油儲存設施損壞,導致兩萬噸燃料外洩,調查結果顯示,釀成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是永凍層解凍。永凍層研究所副所長費奧多羅夫(Alexander Fyodorov)則說,永凍層融解將破壞線性結構,包括道路、電力傳輸線、天然氣和石油運輸管道。俄羅斯永凍層地區目前正以平均每年零點二到零點四公分的速度下沉,但部分地區每年下沉多達一點二公分。研究所進行的調查則顯示,俄羅斯東北部地區的八個定居點中,逾七成受訪者表示面臨房屋地基下陷問題。一些民眾試圖使用土壤填補房屋底部的空隙,但效果有限,許多房屋出現傾斜、牆壁龜裂問題,水管和其他線路也受損。俄羅斯變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近三倍,西伯利亞長期凍結的苔原解凍,將釋放出溫室氣體;為了解決燃眉之急,俄羅斯已擴大投資,監測永凍層解凍狀況。俄國生態部長科茲洛夫(Alexander Kozlov)表示:「當局已擬定監測及追蹤計畫,相關數據將提供給科學家,用來預測永凍層融解的後果,並預防事故發生。我們將設置一百四十個監測站,挖掘三十公尺的深井以了解地底的狀況。」 前一篇文章 開著電動車 馬斯克還想上火星 下一篇文章 植物基食品 全球飲食潮流要角 熱門新聞 01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08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09法院裁定 柯文哲7000萬、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2025.09.0610紐約道場禪修課程 佛光人調整身心息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鳥爸媽叨蛇皮覆巢 防鳥蛋掠食者北方白犀牛 拚史上首次人工繁殖甲殼裝衛星定位 海龜失落歲月解謎大腦脂肪物質 跑全馬能量來源貓比狗長壽 腦容量大小是關鍵 組合添加物進肚 罹糖尿病機率恐增 作者其他文章東南亞藝術家 音樂舞蹈挑戰極權體制小威投資新創 培育非裔科技人才日本女網Top50俱樂部 打造下一個大坂直美師法自然 學習野生蜂永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