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習氣與習慣

星雲大師 |2021.11.16
4125觀看次
字級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

每個人都有習氣,每個人也都有習慣。習氣多數是不好不壞,例如好吃、好買、好睡、好美,這都是習氣;而習慣則有好有壞。好的習慣,例如整齊、端莊、禮貌、微笑等;壞的習慣,諸如賭博、煙酒、偷竊、懶惰等。

習慣容易變換改正;習氣比較難以去除改好。把壞習慣改成好習慣,只要有決心,例如好賭的人,只要決心不涉足賭場;好煙酒的人,只要決心不碰觸沾染,自能戒除。可是煩惱餘習,不但影響一生,甚至和業力一樣,影響及於來生後世。例如:牛嗣尊者雖是羅漢,但平時嘴巴總是不停的動來動去,因為他往昔生中曾經多世為牛馬,反芻慣了,習氣仍在;大迦葉雖已證果,但一聽到音樂,仍會情不自禁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甚至即使是等覺的菩薩,因為一分生相無明未斷,就如十四夜晚尚未圓滿的明月,此皆因為餘習未斷也。


圖/unsplash


有一則寓言:一隻毒蠍想要過河,就央請烏龜幫個忙,載牠一程。烏龜怕毒蠍;毒蠍說:「你放心,你背著我,萬一我螫你,你死了,我又豈能獨生?」烏龜聽了覺得有理,於是就好心的背著毒蠍過河。游到河的中央,毒蠍對著烏龜的頭上一螫,烏龜責怪毒蠍背信忘義,毒蠍滿臉歉疚的對烏龜說:「我並不想傷害你,怎奈我已螫人成習,實在真是對不起啦!」

所謂「煩惱易斷,習氣難改」,我人如何才能去除惡習,養成良好的習慣呢?如果單靠別人幫忙是有限的,這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決心。如果你懶惰成了習慣,自己不勤勞精進,即使有良師益友,對你又能奈何?如果你聚斂貪心,不到罪惡昭彰,沒有鋃鐺下獄,你是不會覺悟的。所以,把壞習慣改成良好的習慣,要靠環境的熏習,教育的陶冶,但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的決心。

例如,身口意都染上不良的習慣,就必須自己痛下針砭;正如生鏽的刀劍,如果不用快石磨利,怎麼會有威力呢?腐朽了的木材,如果不加以補強,怎麼能成為建材呢?


圖/unsplash


習慣固然難改,習氣更不容易修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性在纏,即稱之為習氣。雖然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在吾人的本性受了世間習氣的薰染,也需要相當的努力,才能把染汙了的習氣去除。正如千年的古鏡染上塵埃,如果沒有時時勤拂拭,又何能具見光明呢?

 ─摘自星雲大師《迷悟之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