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興起 元資本主義時代來臨

編譯/潘楠慕  |2021.11.14
2632觀看次
字級
元宇宙涉及的監管問題已引發關切。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數位經濟透過各種先進科技,結合跨領域平台與創新服務模式,重塑經濟價值,這也是「元宇宙」(metaverse)描繪的美好未來。然而,在全球轉向數位經濟之際,掌握極大權力的科技巨擘是否能受到適當的監管,日益受到關注。

軟體公司MuleSoft的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加快全球數位化轉型的步調,儘管疫情已開始降溫,但數位化趨勢不會放緩;MuleSoft表示,二○二二年開始,數位經濟的轉型趨勢包括聯網複合式體驗、商業模式再造、技術專家興起、結合機器學習、套裝軟體和自動化工具的超級自動化(hyperautomation)、資訊安全性;這些趨勢,將建構未來的工作與生活前景。

臉書更名為Meta,積極進軍元宇宙領域,凸顯數位經濟的重要性。然而,臉書原本已因助長極右翼極端主義、侵犯個人隱私而飽受抨擊。一些專家指出,臉書「改頭換面」之舉,反映這家社群媒體公司試圖透過擴張來重塑科技巨擘的力量,把影響力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富比世》雜誌(Forbes)指出,元宇宙興起,代表「元資本主義」(metacapitalism)新時代即將來臨。《富比世》把這種獨特現象稱為「類固醇資本主義」(capitalism on steroids),認為科技集團大規模擴張和科技私有化雖然為經濟提供短期的創新和成長力量,卻產生極大副作用。

專家指出,數位科技正迅速改變世界,包括即時數位通訊到人工智慧(AI)決策,以及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這些變化一直由私人科技公司推動,他們也藉此獲取龐大利潤。

然而,這些大型科技公司已面臨諸多指控,包括濫用數據、個資外洩和演算法鼓勵仇恨言論與病毒式錯誤訊息。

此外,他們的技術也導致不公正的勞動行為,例如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在倉庫使用高科技數位監控工具來監控工人。

另外,數位經濟發展的過程需使用許多稀有金屬,數據處理作業則消耗大量能源,被視為導致氣候變遷的主要因素。

臉書等科技巨擘在數位經濟中掌握極大權力。圖/美聯社

這些問題均指向資本主義技術壟斷造成的威脅,《科技奴隸》(Technopoly: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作者波茲曼(Neil Postman)表示,微軟、Google等公司有如「數位暴君」,是令人不安的「技術壟斷者」,利用自身的權力和影響力,扼殺創新和競爭。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矽谷榮景的神話背後,大型科技公司似乎試圖透過壟斷擴大其對經濟和政治的影響力。評論人士指出,臉書重塑品牌,讓所有人的目光投向元宇宙,也轉移了外界的關注,淡化這家公司在經濟、政治和社會上造成的傷害。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宣稱,「我們不是為了賺錢而建立服務;我們賺錢是為了建立更好的服務」。但商業倫理學者羅德茲(Carl Rhodes)認為,科技巨擘創造元資本主義,目的在於打造市場化的虛擬現實世界,並透過慈善事業和烏托邦式的願景掩蓋不當行為。

羅德茲表示,欲避免科技公司濫權,應積極推動數位平台的合作和民主參與,促進國際合作和創新,基於共同發展和集體繁榮原則,消除剝削現象,培養開源文化,利用科技促進積極的社會變革。

全球轉向以IC、通訊、網路、電子服務和電子商務創造出來的數位經濟。圖/取自網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