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 在人間歡喜修行 】── 維摩詰經 26╱第七講④ 人間淨土裡 語言如花香

星雲大師 |2021.10.30
1372觀看次
字級
菩提樹/十七至十八世紀/泰國曼谷國立博物館藏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回向為大利:想要得大利益?「回向」就能獲得利益。回向有「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回事向理」的意義,比方我供養你一塊麵包,雖然相上只是一塊麵包,但我願這個功德能讓天下眾生得到溫飽;由於心量很大,供養的功德就變大。再如我布施你一塊錢,雖然相上只是一塊錢,但我希望這個功德能讓天下眾生免除窮苦;由於心量很大,布施的功德也會變大。

四禪為床座:每個人都希望有好的床座,那麼人間淨土裡的床座是什麼樣子?在人間淨土裡,人人修習四禪,得有如同床座能遠離毒螫、塵垢、溼冷的功德,身心能夠安穩快樂。

有一次,蘇東坡想到金山寺去訪問佛印禪師,事先捎了一封信告知抵達時間。信上說,假如佛印禪師要接待的話,用趙州禪師和趙王見面的禮節來歡迎就好。

過去趙州禪師在趙王到訪的時候,躺臥在床上沒有出去迎接。蘇東坡引用這個典故,要佛印禪師可以在家裡睡大覺,不必出來迎接他。但是沒想到,蘇東坡一到,佛印禪師就在金山寺山門外迎接。蘇東坡看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

「禪師,我就知道你修行的功力不及趙州禪師,你看,你不敢不出門迎接我。」

佛印禪師聽後說了一首偈子:「趙州當日少謙光」,意指他不謙虛;「不出山門迎趙王」,臥在床上不到山門外迎接趙王;「怎知金山無量相」,蘇東坡你知道金山是何等地方?是無量的相啊!「大千世界一禪床」,你以為我出山門迎接你?才沒有呢!大千世界都是我的床,現在我還是睡在床上。

所以,人間淨土的床座是廣大無邊,隨處都可以坐臥的。

甘露法之食:世間上的人以食物來滋養色身;人間淨土裡的眾生則是以甘露法味作為飲食,長養身心,獲勝妙樂。

解脫味為漿:人在飢渴的時候,總要啜飲一杯涼水解渴,在人間淨土裡,則是以涅槃的解脫漿湯來消除煩惱渴愛。

淨心以澡浴:在世間上,身體有了汙垢要沐浴淨身;在人間淨土裡,則是以清淨心洗去身心的塵垢。

戒品為塗香:在世間上,女人以化妝來嚴飾自己;在人間淨土裡,則是以戒品來莊嚴我們的身心。

除了上述種種,在人間淨土裡,比方:你想要娛樂嗎?娛樂對世俗人來說很重要,人間淨土也很重視娛樂,不過它以修身、養性、修心為娛樂。例如:我念佛,能念得身心自在;我拜佛,能拜得身心逍遙;我打坐,能坐得身心擴大,如此內心就有快樂。吃喝玩樂是快樂,不過今天快樂,明天就沒有感覺了;但是修行的快樂,今日一炷香,可能一生都忘記不了。

你想要事業愈做愈大嗎?在世間上,要想事業賺錢,必須勤於開發產品;在人間淨土裡,是以發心為事業,真正的財富在我們的心田裡,心裡的寶藏開發,就會有所得。

你想要環境芬芳嗎?在世間上,大家都歡喜說話,不過有時候語言像刀劍一般,也會傷害別人。像閩南語比喻人說話說得不好聽,叫做「烏鴉嘴」;說話鬥爭的氣氛很重,叫做「相撲雞」。而在人間淨土裡,語言如同花香般芬芳,所說都是讚美、鼓勵的好話。

在世間上,做人處事或以譁眾取寵;在人間淨土裡,則以廣結善緣為道。

在世間上,要藉由鏡子來看自己的樣貌;在人間淨土裡,則以正見作為鏡子,正見有善有惡,正見有業有報,正見有過去、現在、未來,正見有聖人、凡夫。

《維摩詰經》這段經文,一共有四十個譬喻,旨在說明佛法裡也有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也有衣、食、住、行、床座、事業。可以說,《維摩詰經》為「人間佛教」做了一個很好的註解。



二、人間淨土家庭建設藍圖

在《維摩詰經‧觀眾生品》第七裡,天女對舍利弗講說維摩丈室的「八未曾有」,即是人間淨土家庭建設的八個藍圖。

(一)「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人間淨土的家庭裡,金光照耀、和風吹拂。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採光好通風佳、窗明几淨。

(二)「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人間淨土的家庭裡,非常乾淨,纖塵不染。所有布置、設備,讓人看了心生歡喜。指的是在這個家庭裡,沒有憂愁煩惱,沒有障礙是非。

(三)「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人間淨土的家庭裡,四天王、梵王、他方菩薩經常光臨。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有很多善友歡喜到家中拜訪,如同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所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四)「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人間淨土的家庭裡,大家所說的話,都是六波羅蜜等令人「不退轉」的話,從不給人傷心、難過、退心、失意、懊悔;彼此相談,都是講仁義、講道德,談禪說道,愛語讚歎。

(五)「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人間淨土的家庭裡,也有音樂設備,音樂是梵音,一聽就能讓人心平靜下來,不同於現代家庭中卡拉 OK 的又唱又跳。

(六)「此室有四大藏,眾寶積滿,賙窮濟乏,求得無盡。」人間淨土的家庭裡,有許多寶藏,常用來救濟貧乏,家人則是量入為出,有多少用多少,不貪心、不妄求;因為滿足,大家生活得很快樂。

(七)「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祕要法藏,說已還去。」人間淨土的家庭裡,經常有聖賢、善人到訪。這些人是為說法,為了鼓舞人們信心而來,他們注重的是精神生活。

(八)「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人間淨土的家庭,房屋美輪美奐,既重視環境的美化,也重視心靈的莊嚴。

總的來說,如何建立一個美好的家庭?應該以道德、慈悲、善良、正見、明因識果等等作為建設藍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