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 嫁妝的祕密──東茶西傳的公主與小偷

文/王文靜 |2021.10.06
2215觀看次
字級
作者參訪製茶廠後優雅享受下午茶。圖/傅天摯
台灣有名的東方美人茶。 圖/傅天摯

文/王文靜

從坪林的茶業博物館的展覽,我想起一位公主與一位小偷啟動的歷史。他們並不相識,但接棒影響了一個茶金大時代。

全世界喝茶最多的西方人是英國人,但,是誰影響英國人?就是這位葡萄牙公主──她叫凱薩琳,一六六二年嫁到英國。

那是大航海時代的初始,開啟大航海的葡萄牙擠入歐洲強權。她的嫁妝不是一牛車,而是七艘船隻的物品。船上載的是,比金子還稀有的茶葉與景德鎮茶具。

那時,英國人沒見過茶葉,只知咖啡、牛奶。王公貴族驚嘆地看著烘黑捲曲的葉子能讓水飄出清香。

凱薩琳的英國皇室生活並不如意,國王查理二世是多情種子,情人無數,私生子有十四位。獨守的凱薩琳,排遣孤寂的方式就是設宴請人喝茶,王后的茶變得有名。不僅是飲茶,凱薩琳也講究茶具,從皇后到英國貴族風起雲湧開始喝茶。茶成為時尚,英國人學著用中國的茶器優雅地每天喝一杯紅茶。初始,據說每磅茶葉價格甚至比一名英國男僕一星期的工資還高。之後的女王也愛喝茶,茶漸漸地取代酒,普及到全英國。

那時城市的汙水排放系統落後,民眾喝的水不乾淨,但用開水泡茶,高溫殺死了水裡的細菌,就不易被傳染疾病。英國人發現,喝茶不但降低死亡率,還能提神提高工作效率,倫敦街頭爾後冒出幾千家茶館,有一首民謠傳唱:「當時鐘敲響下午四點,世上一切,瞬間為茶而停下。」

葡萄牙公主的嫁妝,雖然改變了英國。但棘手的是,歐洲不產茶,全世界的好茶葉與製茶技術只在中國。

統計顯示,僅一七一○年至一七六○年間,英國向中國匯出約當兩千六百萬英鎊的白銀,之後情況持續。英國需要大量茶葉還有絲綢和瓷器,但中國什麼都不缺,能怎麼改變貿易逆差?英國想到了鴉片。在英國的殖民地印度種植罌粟,運到中國換取茶葉。這導致後來的鴉片戰爭。

同時,英國東印度公司,雇了商業間諜羅伯.福鈞(Robert Fortune)。他是探險家,也是植物獵人,網羅全世界的珍貴植物到英國或所屬殖民地。有一本關於福鈞的書《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從書名可看到他的另一個定位──國際小偷。

英國的殖民地印度有野生茶,但是不好喝,無法與中國茶相提並論。於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委託福鈞,他喬裝成中國人的模樣,多次潛入中國重要的產茶區,採集頂級紅茶茶苗。在此之前,從未有西方人如此深入。他記錄各種田野資訊,包含經緯度、雨量、土壤質地與顏色。經過多次試驗失敗,最終研究出運送茶樹種子到印度的方法:先讓種子在特殊的箱子發芽,這比運送活體小苗高十倍的存活率。一八五一年,福鈞運送一批中國茶種芽到印度時,開箱還存活的植株超過一萬兩千多株。這些中國茶苗與印度當地茶樹種選育雜交,孕育出享譽中外的大吉嶺紅茶。

此後,中國壟斷全世界茶葉的地位,被英國顛覆了,印度與錫蘭的茶產業執世界牛耳,北台灣也加入世界重要茶區的行列。創立於一七○六年的英國茶葉品牌唐寧有一款茶罐,寫著來自台灣的烏龍茶(FORMOSA OOLONG)。

喜歡歷史嗎?歷史其實很有意思的,有時,一個不經意的偶然便捲起鋪天蓋地的影響。譬如,遠嫁的葡萄牙公主凱薩琳怎麼也不會料到竟然會因為自己的嫁妝,直接改變英國與中國的茶產業,並間接促成北台灣的崛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