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筆記】 花上發芽的孩子

文/張靜宜 |2025.10.28
56觀看次
字級
圖/張靜宜

文/張靜宜

颱風過後,外圍環流帶來的雨勢總會延續好一陣子。一場場水聲洗刷過庭園,把泥土浸得軟爛,園中植物也因過重的水氣而沉甸甸地低垂著。某日晨起,拍攝植物時,驚訝地發現,花園一隅正上演一場罕見的植物奇觀:花期已逝的圓仔花褪去了昔日鮮亮的色彩,在褪色的頭狀花序中,幾簇深紫黛綠的新芽若隱若現,新生命正在即將枯萎的植株中悄然甦醒。

植物新芽直接從母花中冒出,這在自然界中十分罕見。一般而言,種子會隨風飄散,或被鳥獸叼走,落入土中靜待發芽的時機;而這幾株圓仔花的孩子,卻選擇在母體的懷抱裡成長,彷彿還想停留,但生命的節奏早已悄然推進。

其實,「花上長苗」是熱帶或亞熱帶多雨地區某些草花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才會出現的現象,這些條件包括:雨季過長、空氣溼度過高,導致種子無法乾燥成熟而掉落;土壤過於潮溼或排水不良;氣溫穩定,有利於發芽;原花序仍有部分營養供應。這些因素共同促使種子直接在母株上發芽。在植物學中,這種現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胎生」(vivipary)——種子未離開母體,便已踏上生命的旅程。紅樹林中的紅海欖、水筆子都是代表性的胎生植物。

圓仔花此一現象,是因應環境變化而顯現的生態策略,也像是一種不得不然的選擇。或許因雨水過於充沛,風力溫柔,陽光不曾猛烈,種子無法離去,只能選擇在舊花的懷抱中生根發芽。我凝望著那一簇簇細小的新葉,彷彿看見了一段纏綿的親子時光。母花將最後一絲養分細心供應,孩子在這短暫的停留裡靜靜生長,等待著適合的時機啟程。

自然總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提醒我們:哪裡有愛,哪裡就有延續;哪裡有困境,哪裡也能長出新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