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如何在大熱天胎教?
圖/BOB
鳥如何在大熱天胎教?
圖/BOB
文/牆編
澳洲的珍珠鳥(Zebra Finch,亦稱斑胸草雀),長得相當可愛,小小的紅嘴配上臉頰上永遠塗得太誇張的腮紅,加上牠們喧鬧的叫聲,真是讓人印象深刻。
第一個發現珍珠鳥的人,是法國自然學家兼製圖師尼古拉斯•鮑丹(Nicolas Baudin)。1800年鮑丹帶領「博物學家號」前往「紐荷蘭」(New Holland,也就是現在的澳洲),去測量並繪製地圖,這趟航程收集了超過2500生物標本,珍珠鳥就是其中之一。
一夫一妻 鳥爸教唱
珍珠鳥對於伴侶,是相當忠誠的,公鳥把到妹之後,就廝守終身,除非喪偶,否則不會再和其他鳥相好。雄性珍珠鳥在青春期,會唱歌來吸引雌性的目光,而牠們唱的曲目,大多是爸爸教的歌,或者是模彷環境周遭的聲音,所以幾乎每隻珍珠鳥唱的歌都不太一樣。
2016年,澳洲迪肯大學生態演化學家梅琳•瑪麗埃特(Mylene Mariette)教授發現,珍珠鳥不只會對「心上人」唱情歌,還會在孵蛋時溫柔的對蛋蛋唱「搖藍曲」。這搖藍曲老實說,聽起來真有點像蟋蟀的叫聲。但珍珠鳥只有在天氣熱的時候會唱搖籃曲,不禁讓人懷疑,好像是在跟小寶寶們「埋怨」沒有冷氣吹一樣。
瑪麗埃特把蛋蛋帶回實驗室,分成兩組施行不同胎教:
一組聽鳥爸媽的正常對話;另一組則聽埋怨搖籃曲。
等到差不多要孵化的時候,就把蛋放回巢裡,繼續觀察寶寶們的日後發展。
埋怨炎熱 鳥仔縮小
同學們看到這邊,別以為又要搞心理學那套,什麼內心小孩,與父母和解之類的?才不呢!
瑪麗埃特發現,接受不同胎教的鳥寶寶,在較炎熱的氣候中,體型大小竟然不同。剛孵化就可以看出來(24小時內),埋怨胎教組的寶寶個頭較小——到最終離巢時相差25%的大小。
動物大腦中,聽覺與情緒控制、荷爾蒙生產的中心相近,應該是關鍵。我們都知道體型小的生物散熱快,這在熱天裡的一種優勢;但是長大需要能量,因此也會產熱,在大熱天裡也不太適合(胖子就怕熱)。這時,瑪麗埃特總算懂了!埋怨搖籃曲的歌詞,一定是在告訴寶寶不要長大(仔嬰嬰睡,一瞑「小」一吋)*。
從小就知道自己是「辣妹」(hot chick)的埋怨胎教組鳥寶寶,長大之後喜歡去熱的地方住,成功撫育更多後代,也就是說「埋怨胎教」的確造成長遠的影響。
過去人們知道,鳥寶寶在蛋裡時會根據外在聲音,決定啥時破殼而出(挑個良辰吉日出生,看會不會雀雀變鳳凰?)。海鷗寶寶也會因為聽到爸媽看見天敵時的警告聲,而影響發育速度。看樣子在鳥世界,胎教是鳥爸爸的必備技能呢!
*編註:原始文獻並不排除,這是珍珠鳥散熱時所發出聲音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