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鯨」(Killer Whale)又叫作虎鯨,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最孔武有力的海豚科動物。顧名思義,你可能會認為殺人鯨很凶殘,而且特別愛吃人,但其實殺人鯨大部分時間都在吃海豹和南極魚,對陸地上的人類興趣缺缺。至於名字由來,是因為我們祖先在沒有高倍率望遠鏡的時期,觀察到成群的殺人鯨在圍獵大型鯨魚,所以稱牠們為「Whale Killer,殺鯨者」,然後就這樣以訛傳訛、主客異位地流傳到現在成了「Killer Whale,殺人鯨」。圖/BOB
文/牆編
「殺人鯨」(Killer Whale)又叫作虎鯨,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最孔武有力的海豚科動物。顧名思義,你可能會認為殺人鯨很凶殘,而且特別愛吃人,但其實殺人鯨大部分時間都在吃海豹和南極魚,對陸地上的人類興趣缺缺。至於名字由來,是因為我們祖先在沒有高倍率望遠鏡的時期,觀察到成群的殺人鯨在圍獵大型鯨魚,所以稱牠們為「Whale Killer,殺鯨者」,然後就這樣以訛傳訛、主客異位地流傳到現在成了「Killer Whale,殺人鯨」。
時過境遷,現在我們不但有超厲害的望遠鏡可以用,還有遠在太空裡的衛星可輔助科學家們觀察殺人鯨。不只如此,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邁可魏斯(Michael Weiss)動物行為學博士,6月底發表最新的殺人鯨行為研究成果。
少鯨喜觸 社交紓壓
邁可魏斯研究團隊分析拍攝影片,發現不管是在大團體裡或是在搞小團體的殺人鯨,都各有各的好朋友。邁可魏斯說:「就像是你媽帶你去參加其他小朋友的生日派對,你無法選擇要去哪一個小朋友家,因為你媽才是開車的那個。但是到了之後,你可以選擇跟比較順眼的小朋友玩。」
殺人鯨表示友好的方式,就是去用身體觸碰對方,給牠一個愛的抱抱。而且這種行為,大多出現在年輕的同性殺人鯨之間;老殺人鯨似乎就對這種摟摟抱抱的遊戲失去興趣了。其他動物行為學家看到殺人鯨有這麼頻繁的「鯨與鯨的接觸」,感到萬分驚訝。
雖然我們還不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機制和原因,但是在許多哺乳類當中,包括人類,身體的接觸在社會連結行為裡,是種很紓壓的活動。研究團隊將會分析更多殺人鯨的行為,比如說,一整群一起浮上水面噴水呼吸,或是肩並肩游泳之類,以期更了解牠們的社會關係。
祖母護航 幼鯨茁壯
另外,英國約克大學的丹尼爾法蘭克斯(Daniel Franks)生物學教授,在最新的發表研究中指出,殺人鯨當中也有「祖母效應」。殺人鯨的壽命可以長達100歲,但是母殺人鯨的生育年齡只到40歲。跟人類社會一樣,時常會看到過了更年期的阿嬤在照顧孫子。丹尼爾教授運用水下攝影,長期觀察華盛頓州與加拿大沿海700多隻的殺人鯨,發現其中就有378隻幼鯨都由阿嬤在扶養(世上只有阿嬤好,有阿嬤的孩子像個寶)。
一旦阿嬤過世,幼鯨兩年內的死亡風險是其他幼鯨的4.5倍。丹尼爾教授認為,阿嬤鯨經驗豐富,能為孫兒提供充足的食物。尤其是在鮭魚數量銳減的時候,阿嬤鯨還是能從「冰箱」裡—— 也就是大海裡,找到有鮭魚的地方,讓金孫飽餐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