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絕句三韻 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喜晴〉
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宋‧范成大
韻一
〈雨中玫瑰與小雞〉
落水沁心涼,澆花雨帶香。
玫瑰雖有刺,暫得避高湯。
五言絕句,仄起平韻正格。
韻目:陽,首句用韻
譯文:淋過花朵的雨水雖然帶滿了香氣,但也帶來沁心的涼意。小雞躲到多刺的玫瑰花下,不怕被刺傷,只是不想被譏笑成落湯雞。
台灣雖小,但下雨這件事,南北兩地差異其實還滿大的。
北部夏季難得有雨,北部的雨大都落在冬春兩季,而且總是以綿綿細雨的型態,陰陰溼溼整個星期,甚或大把個月的下著。這樣的雨,常常下得讓人極度心煩!
南部剛好相反,冬天甚少下雨,到了夏季,雖然每天夏陽高照,但在下午時段,總會霹靂啪啦的下起一場傾盆式的大雷雨。南部人稱它「西北雨」,這樣又急又大的雷雨,來得快也去得快,一下就停了,像極了南部人的脾氣,雷霆一發,很快就煙消雲散。
所以在南部夏天時,時常會看到人們四處逃竄躲「西北雨」的場景。甚至,連小雞們都不例外。如果躲不及也可賺到淋得一身痛快!
韻二
〈荷花〉
帝子惜芳菲,相思滿翠微。
蜻蜓應解意,不敢繞花飛。
五言絕句,仄起微韻正格。
韻目:微,首句用韻。
譯文:唐明皇安史之亂後回到長安,在皇宮的水池裡看到荷花,由於荷花的美豔猶如貴妃的臉龐,於是激起了皇帝對貴妃無盡的思念,相思濃烈如荷葉上青色的水氣,充滿了整個荷池。蜻蜓也應該了解皇上的情思,所以安靜的停留在碧葉上,不敢繞著荷花隨便亂飛。(白居易長恨歌有:「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垂淚」一句。)
「物」,不一定有情,可是詩人有情,於是詩人眼中的「物」也跟著多情起來,連蜻蜓都應該了解皇上的心思。「皇上」不一定有情,可是詩人有情,於是詩人眼中的「皇上」,也跟著有情了。
所以,「皇上」看到皇宮水池裡的芙蓉(荷花的別稱),就會思念起楊貴妃細緻美麗的臉龐;看到柳葉,就會思念起貴妃如柳葉般的眉毛。如此多情的「皇上」,必然會因此而終日以淚洗面。
這是詩人的想像,可是事實是否如此?誰知道?或許「皇上」早已另擁新歡、早已把那位被自己賜死而在馬嵬坡上遊盪的幽魂拋到九霄雲外了!
韻三
〈凌霄〉
老幹起蟠龍,凌空疾雨從。
由來臨夏豔,不肯鬥春容。
五言絕句,仄起冬韻正格。
韻目:冬,首句用韻
譯文:花志在凌霄,於是老幹如龍般的往天空盤旋,讓雨神誤以為是真龍而趕來施雨。而且淩霄花一向都到了初夏才開始願意綻放,因為高傲的她不願意在春天裡跟百花做無謂的爭豔。
春天,原本就是百花競開、繁花似錦的季節。幾乎大部分花卉,都趕著在炙熱的夏季來臨之前,盡其所能招搖的競展她們美麗的姿容。
當然也有例外,淩霄花就選擇在春末夏初的時候,悄悄的自藤架上垂掛而下,綻放著一串串的豔紅。
想來,這個時段也挑得真好。春天剛剛過去,夏日初臨。但還沒有到達仲夏酷熱的程度,而像春天競豔的百花,大都已悄然離場。
就一個人的舞台,就一個人的演出。或許有些寂寞吧?但也無妨,這時的舞台,我就是焦點!
就讓淩霄花以最後的嬌豔,送走煙花如夢的春神,也為炙熱的夏日,拉開一串串火紅的序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