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鈞堯
與家人下榻偏僻旅館,是貴州八天旅遊的其中一站。二十一世紀剛過不久,大陸流行「門面建築」,小鎮主幹道路兩旁樓宇都新,彎進巷弄常見荒郊。入夜後,街燈亮起不多,各種車輛川流,每經過必定長按喇叭。我拉開窗簾小縫,街道空蕩,車子經過按鳴聲四起。
印度孟買被列為全球第四大交通堵塞城市,年平均堵車時間幾近九天,而且駕駛們相信,好喇叭是不可或缺武器,愈是按鳴,綠燈愈快亮起。碳排放已是汙染,噪音也是,嘈雜的路口一個接一個,影響情緒與健康。孟買警方在路口架設儀器,喇叭音量超過八十五分貝,紅燈自動延長。這一來,孟買終於安靜不少。
在台灣開車,高速公路與一般道路,喇叭量低;到日本,人與車競流,只聞輪胎與步伐聲,偶爾一聲喇叭必是出於緊急。
有一夥少年郎騎車來往巷弄十幾趟,行駛時按鳴不停,騎樓下幾個男子年紀依稀,把喇叭聲當作挑釁,在飆車少年到超商買冷飲時,趁機痛毆。兩造都被送進警局,才知曉喇叭不只是聲音,也是表情。
進出貴州偏僻小鎮,夜深何以長按、狂按?一個原因該是警告,莫因人車稀少,進出馬路大意;再是大陸經濟正要起飛,駕駛們算得上是先驅,難免得意,長按一聲,正在說,「我來了!」
「門面」景觀必被經濟快速發展變更,如果再訪,小鎮恐已變做小城。那嘈雜的一晚竟難以忘記,我掩身窗簾後,貨車一輛輛經過,沒有例外、而且會傳染,叭叭、叭叭叭,夜與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