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學今天種下一棵樹,可能要等上20年後,才能讓這棵樹長得夠高夠壯,這時人類才可以砍樹利用這些木頭;但是會不會有一天種樹的速度,跟不上砍樹的速度呢?圖/LucKy wei
文/郭宣含
如果同學今天種下一棵樹,可能要等上20年後,才能讓這棵樹長得夠高夠壯,這時人類才可以砍樹利用這些木頭;但是會不會有一天種樹的速度,跟不上砍樹的速度呢?
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家艾希莉.貝克威斯(Ashley Beckwith)提出一個新想法,她想在實驗室「種木頭」,這樣一來,不僅不需要陽光和土壤,還可以比樹木的成長快上許多。
不過貝克威斯的團隊要怎麼種樹?首先科學家利用3D列印膠水,把植物細胞黏成想要的形狀。接著科學家就可以用這項技術製出木板或木頭零件,最終拿來組裝家具。
貝克威斯說,現在全世界愈來愈需要以植物為主的產品,有些植物可以拿來當成食物;有些可以當作蓋房屋的材料;有些作物還可以拿來當作生質燃料。
農夫付出很多心血和資源來種植各式各樣的植物,但是實際上卻只從這些植物採收非常小的一部分,而其他部分可能都用不到。於是科學家想到兩全其美的好方法,那就是在實驗室種出人類需要的植物片段,這樣可以降低對土地的依賴。
現在科學家先從比較小的百日菊開始種,如果最終能證明這個想法正確,到時就再擴大栽種植物的體積。同學需注意的是,要種出咖啡桌大小的木頭,可能需要好幾個月,但就算是這樣,還是比在自然環境中花上20年時間(種樹)快多了。
樹木砍下的木材跟實驗室種出的木材不一樣,兩種木材的紋理也可能會不同。同學們在自然課本學習到的木材年輪,其實是泛指木質部(植物內傳送水分的管道)。年輪會朝固定方向整齊排列,這樣才能迅速將水分送到樹頂;可是現在實驗室的植物沒有這樣的整齊紋理,看起來比較像塑合板。
現在這項研究還在初期階段,可能十年內會有更多進展,屆時同學將看到更多實驗室木頭製作的家具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