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人話,豬也會說豬話,只是我們聽不懂而已……等等,人類真的聽不懂嗎?圖/BOB
文/李弘善
人說人話,豬也會說豬話,只是我們聽不懂而已……等等,人類真的聽不懂嗎?
今天豬的心情好嗎?未來也許可以更容易了解。歐洲研究人員設計出一套演算法,可以根據豬發出的聲音,來判斷牠們當下的情緒,然後可以分辨豬發出不同叫聲時,到底想要對你說哪些「真心話」。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生物學副教授布里費(Elodie Briefer)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中發表這份新研究,他說現在大眾普遍認為,所謂的動物福祉不只是照顧好動物的身體健康,還要關心牠們的心理健康。
頻繁發聲 有利分析
如果養動物的農民可以馬上分辨動物的心聲,知道牠們是開心還是難過,就能快速幫牠們解決問題,剔除會影響牠們身體健康的環境因子。
不過動物百百種,研究人員為什麼要特別挑豬呢?
因為豬很愛講話!牠們時不時就發出叫聲,而且又是家畜,跟沉默寡言的山羊、綿羊和牛比起來,豬可以更頻繁發出更多樣的聲音;更多聲音就代表研究人員有更多資料可以研究,研究結果也會更準確。
於是,歐洲5間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展開浩大工程,他們拿麥克風收集411隻豬、大約7400種不同的叫聲。研究人員一路拿著麥克風記錄豬的一生,包括小豬出生、被送進屠宰場前等各種情境。
人工智慧 精準預測
研究人員一開始先以「直觀推論」的方式,區分聲音中正面和負面的情緒;也就是說,他們合理猜測豬吃飯時心情好,被閹割時心情差。研究人員一開始聽時有點隨意猜測,但仔細多聽幾次後就找出某種規律。
豬發出「呼嚕呼嚕」這種短而急促的連續單音時,通常有正面的情緒,像是牠們在吃飯、四處跑跳,或者跟媽媽或其他兄弟姊妹團聚。
豬心情不好時,牠們發出聲音也很難聽。豬感到痛苦或害怕時,會發出類似尖叫般的聲音,聲音長而且音調更多變,這時牠們可能被其他豬龐大的身軀壓到、等待進屠宰場、肚子餓、打架或者發現陌生人闖進豬欄裡。
雖然人類的預測不差,但人工智慧預測更精準,研究作者之一席亞拉(Ciara Sypherd)設計的演算法有92%的精準度,可以分辨動物的情緒好壞。
《紐約時報》指出,了解動物的情緒除了有助照顧牠們,也具有法律意義;英國有動物感知法,他們認為動物有思考和感覺,因此做出決策時需要考慮到牠們的福祉;歐盟2009年也承認動物感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