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紋大胡蜂(Vespa soror)會攻擊蜜蜂蜂巢,並將牠們趕盡殺絕之後,再爽快享用蜜蜂充滿營養的幼蟲。蜜蜂為了保護蜂巢不會被攻破湮滅,逐漸發展出很多種保護家園的方式,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新的防禦方法:放聲尖叫。
圖/米各
文/郭宣含
黃紋大胡蜂(Vespa soror)會攻擊蜜蜂蜂巢,並將牠們趕盡殺絕之後,再爽快享用蜜蜂充滿營養的幼蟲。蜜蜂為了保護蜂巢不會被攻破湮滅,逐漸發展出很多種保護家園的方式,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新的防禦方法:放聲尖叫。
對蜜蜂來說,大胡蜂是殘忍又可怕的敵人;大胡蜂會成群攻擊蜜蜂的蜂巢,可能在幾個小時內就殺光一個蜂巢的蜜蜂;但蜜蜂也不是省油的燈,牠們有很多辦法抵禦敵人。
成群結球 振翅發聲
首先,蜜蜂可能會把其他動物的大便搬回家,黏在蜂巢的門口,這麼做可以嚇跑入侵者,這種現象叫作「糞便斑點」(fecal spot);另一種作法充分展現團結力量大的精神,蜜蜂會成群結隊聚集成「蜂球」(bee balling)包圍一隻大胡蜂,並用力震動飛行肌肉,這時這球蜜蜂產生的大量熱能足以殺死敵人。
《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一篇新研究發現,在大胡蜂靠近前,蜜蜂會放聲尖叫,不過牠們不用嘴巴尖叫,而是一邊向前晃動腹部釋放出某種費洛蒙,一邊震動翅膀發出聲音。
更確切來說,蜜蜂的這種尖叫聲叫作「反捕食者鳴叫」(antipredator pipe),在人類耳朵聽來,這種噪音就像是刺耳的尖叫聲;但在蜜蜂看來,很可能就是「救人喔!大家快回來幫忙抵擋大胡蜂啊啊~」的呼救聲。
腿部收音 遇敵示警
這篇研究的作者、生物學家馬蒂拉(Heather Mattila)解釋,除非是特殊情況,不然蜜蜂其實不會像人類一樣「聽到」呼救聲,蜜蜂會透過「受質」傳送和接收振動;也就是說,蜜蜂體表傳送出振動後,遠處蜜蜂腿部的接收器就能收到訊號。
馬蒂拉表示,蜜蜂這種求救訊號顯示出,傳達危險訊息可能是動物間共有的情況,「這些聲音讓人格外不安,我認為,這是因為這種聲音的本質就是要向收到訊號者示警。」
研究學者認為,蜜蜂之間會不斷溝通,就算放鬆的時候也會「聊個不停」。研究還發現,蜜蜂遇到緊急事件時,傳送訊號會大量增加;大胡蜂威脅要掃蕩蜂巢時,蜜蜂的訊號甚至暴增到7倍之多!
不過科學家還不清楚,蜜蜂的尖叫聲是不是用來號召特定防禦姿勢,像是糞便斑點或是蜂球;蜜蜂的世界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需要再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