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悲傷 調整自我 活出當下輕生活 陳玲芳 |2021.03.27 語音朗讀 282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想活出健康「輕」生活,要先確定生活中的壓力來源。圖/康健人壽提供當周遭發生變故,出現悲傷情緒時,要學會傾聽。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家醫科醫師陳采汎表示,生活忽逢巨變的人們,常有身體不適、情緒及睡眠品質不佳的困擾。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陪伴多年的毛小孩走了、職場上的好夥伴離職了、熟悉的人事物突然離我們而去、過往常見情景已不在,除了錯愕,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悲傷,比想像中還要巨大。那種悄然的悲傷,或許表面上不猛烈,但讓我們不知不覺沉浸其中,成為心裡巨大的「結」,其實也悄悄危害著我們的身心健康。女性易受悲慟影響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說,生活忽逢巨變的人們,常有身體不適、情緒及睡眠品質不佳的困擾,根據她的臨床經驗觀察,這些症狀時常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無論是臨床經驗或研究統計都可發現,「悲慟」對於現代人的生理、心理皆會造成實質性的健康影響,而女性所受影響,更為顯著。根據丹麥團隊透過兩萬筆數據發現,失去孩子後的雙親,其自然死亡或是疾病、自殺、交通意外的風險都顯著上升;其中,女性的風險更是比男性高出一點四倍,長期死亡風險也比同年齡沒有失去孩子的女性高出三倍;而已開發國家中的女性,其平均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將近是男性的兩倍。推測可能相關原因,除了性別上社會文化的框架與期待(如身為母親即應照顧好家庭、孩子)、經濟能力、教育程度影響外,女性獨有的生命歷程,如懷孕、經期,也可能具有相關性。根據陳采汎臨床經驗,面對傷慟,多數人經常沒有意識到「它」所帶來的健康威脅,而選擇漠視、逃避,甚至否定自己有悲傷的權利。多元定義「重要他人」「我曾接觸過一名五十歲個案,她因為身體疲憊、睡眠不佳、情緒低落,來到聯安診所進行健康檢查、功能醫學檢查。檢查結果,不僅意外發現惡性腫瘤,荷爾蒙檢測數據也有腎上腺功能低落問題,後者的結果可能與長期壓力負荷相關,而這也確實容易造成睡眠不佳、情緒低落與身體疲憊的惡性循環。」在諮詢過程中,透過對話,回頭釐清症狀的起源與相關重大事件,陳采汎才得以重新看見,患者的這些身心症狀,與她共事三十年的老闆離世有關。面對老闆的離世,她認為自己僅是員工,又不是老闆的家屬,「不至於也不應該那麼傷心」,因此她從未跟別人提過這件事對她造成的影響,甚至開始自我批判自己的傷心程度。而這多年的工作夥伴關係,其實是她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在社會框架下,卻成為容易被漠視的「重要他人」,因此,她也忽略了自己在這事件中所面對的傷慟。陳采汎認為,現代人的生活模式與情感模式都已更加多元化,足以影響自己生命的「重要他人」也並不再只局限於至親,可能是毛小孩、朋友或是共事的同事、夥伴。「重要他人」的定義,不該被社會的刻板看法所制約,而這極容易被大家所忽略。傾聽悲傷的聲音當周遭發生變故時,各種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而情緒流動與變化所需要的時間,確實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允許自己的情緒流動,是重要的第一步。首先,請停止否定自己有悲傷權利,且需認知悲傷也沒有既定的形式。「去傾聽悲傷的聲音,感受它、與它共處,並願意接受療癒;當你願意面對傷慟及傷慟中的自己時,才會有走下去的力量。」上述五十歲個案,在對談中敞開心房、述說自己的傷慟,陳采汎也在諮詢中整合她所遇到的身心症狀與檢測數值,並與聯青整合醫學診所協助調整其生活習慣中的飲食、營養素、身體活動與睡眠習慣。「個案轉身面對曾被自己忽視的傷口,正視自己於生活中的情緒支援、自我覺察,在後續回診追蹤後,不僅身心症狀明顯改善,荷爾蒙數值也大幅進步。」陳采汎進一步指出,當我們身為非傷慟事件的當事人時,若能對於傷慟所帶來的健康威脅有所理解,或對於可能被重大傷慟事件所影響的對象有更彈性的眼光,就可以擁有更貼近的「同理」。「人生總有經過隧道的時候,而這條隧道既然有入口,就一定也有出口。」很多人面對遭逢悲慟的朋友們,不知該如何安慰。而當我們開始理解,悲慟沒有固定的形式與時間軸,就不會說出像是「沒什麼大不了」、「你不要難過了」、「趕緊振作起來」等,可能會加強當事人對於自己的悲慟漠視與否定的話語。活出健康「輕」生活從去年到今年,全球在疫情所帶來的不確定感中度過。在這樣的影響下,人們不僅改變了生活型態,也對「健康」產生更深切的渴望。專家表示,面對不確定感,只要努力活好每個當下,就能夠輕鬆擁有健康「輕」生活。康健人壽與Yahoo!奇摩,今年三月公布不同年齡層、不同人生階段的「不確定感」排名,結果發現,除了二十五至二十九歲年輕族群外,「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感,高居各年齡族群最主要因素,而經濟壓力、身體健康及工作相關等項目,對各年齡族群也都帶來顯著影響。調查也首度公開國人如何排除不確定感造成的壓力,大家一致認為「與家人窩在一起的時光」最符合心目中的「無壓力狀態」;不分男女受訪者,都將旅行、到戶外走走列為第一名減壓方法,第二名則分別為追劇紓壓(女性)、找朋友聊天(男性)。身心科醫師李旻珊分享,當遭遇未曾處理過的重大人生難題時,「自我認知調整」相當重要。如職場女性經常在事業與家庭間左右為難而引發焦慮,原因可能是太過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李旻珊認為,無須過度解讀身邊親友的話語,將他人的想法與期待加諸於自身;一旦開啟溝通及對話,就會發現自己想像中的負面情況,往往是無謂的擔心。李旻珊說,壓力也可以被轉化為正向的前進動力,重要的是先從「當下」生活著手,確認壓力來源,並一一破解。例如,當面臨工作挑戰過高,導致身心不堪負荷時,建議透過「建立現實感」來調整自身對工作的目標及期待值,避免「眼高手低」;並透過正向思考,將壓力來源轉化為督促自我提升的動力來源。活在當下、建立現階段可行規畫,就能一步步實現人生目標了。 前一篇文章 【養生達人】 雲南媳婦張存沛 餐桌上的食育家 下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 中醫的精神養生法 熱門新聞 01【詩】追光者2025.09.0802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08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09法院裁定 柯文哲7000萬、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2025.09.0610紐約道場禪修課程 佛光人調整身心息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拜拜這樣準備,更健康安心!在家就可以做的伸展操自律神經失調 專業治療計畫有哪些?【仁醫之心】這場意外的味道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作者其他文章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