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西南】 蚩尤與牛──少數民族的祖先想像

文/出谷司馬 |2021.03.04
1418觀看次
字級

文/出谷司馬

今年是辛丑年,歲次屬牛。在農業社會中,牛是很重要的生產工具,因此務農的人常常對牛感到尊敬,許多人不吃牛肉也可能跟家中務農有關。在印度教的世界裡,牛甚至被神化,成為印度眾神之一,儼然超越了「萬物之靈」的人類,位分居於神靈世界之中。

在中國西南地區,由於不少少數民族相信他們的祖先是蚩尤,因此連帶地把這個有著牛首人身的神話人物跟牛搭上關係。

蚩尤,在史學家司馬遷的筆下,是一個曾經與黃帝──漢人的先祖大戰過的部族首領。由於在許多漢人的典籍中,蚩尤被賦予一個負面的形象,因此有的人說蚩尤的頭上長了牛的角,四隻眼睛六隻手,又或者說他有牛的蹄等等。根據學者考證,蚩尤之所以被賦予了牛的形象,是因為蚩尤的部族以牛為圖騰,因此像是今日苗族婦女在重要節慶所戴的頭飾,上面的長角銀飾,都被視為是他們繼承了蚩尤與牛的意象。

前面說到,蚩尤在與皇帝的大戰中吃了敗仗,因此率部眾往西南逃竄。這樣一位「失敗的英雄」又有什麼好紀念的呢?

終究失敗的英雄也曾經是英雄,在英雄神話的母題中,總是描述一個英雄性的人物,如何帶領族群與外族征戰,所以神話學大師坎伯說,英雄神話所描寫的,「是那些能夠了解,接受並進而克服自己命運挑戰的人」,而這些英雄的使命也在於「凝塑出一套超越種族、國界、宗教、文化、社會等人為藩籬的象徵符號系統,從而使生命的深層意義為之彰顯。」因此,這位曾經與黃帝對抗過的蚩尤,正是這樣一位能代表非漢民族的英雄。

選擇相信蚩尤為祖先的意義,除了在於描述少數民族相對於漢族的邊緣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強調這些以蚩尤為祖先的非漢族群,曾經跟漢族是一個能夠對抗的群體,加上蚩尤本身又是驍勇善戰的代表,根據《史記.高祖本紀》的記載,劉邦在起兵抗秦時,還特別舉行祭祀蚩尤的儀式。因此,成為一個充滿英雄形象神話人物的後裔,也是一件相當體面的事情。

進一步,為了加強這樣的「歷史事實與記憶」,當代一些少數民族學者在重述他們的祖源神話時,刻意將一些英雄人物翻譯為「蚩尤」,而這位「蚩尤」曾經帶領他們與周遭的部落征戰,最後有的英雄甚至為族群犧牲生命。

以苗族為例,他們的神話中有一位被稱為「格赤炎老」,在苗族學者的解釋下,認為「『格』在苗語裡是敬稱,『赤炎』即炎帝,『老』即首領、大王等意。」按照神話傳說,因為炎帝神農氏的八代孫衰弱,遭到蚩尤取代成為新一代的領袖,故格赤炎老中的赤炎便是蚩尤之音轉。苗族學者還不厭其煩地解釋,苗族酷愛鬥牛(讓兩隻水牛以角相鬥)的習俗也與蚩尤有關,因為鬥牛的季節都在農曆十月,正好與史書中祭祀蚩尤的時間吻合。

當代川南地區苗族進行喪葬儀式的時候,死者一定得腳朝東方,這意味著他們原本是來自於東方(中原)的民族,當亡者坐起身來時,他們剛好可以面朝東方,也就是當初蚩尤帶領他們對抗黃帝的老家。這些幾乎是約定俗成的規矩,究其原因似乎都和「蚩尤與牛」有關。

這些說法,儘管穿鑿附會的成分居多,卻不難看出,這是當代的本地知識分子,有意將自己族群的過去與非漢的蚩尤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與漢族平起平坐的族群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