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貓的天堂 文/萊拉 |2020.12.20 語音朗讀 22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當以為這輩子就是和貓無緣時,我搬到了伊斯坦堡。這群神奇又可愛的城市居民,改變了我對貓的看法。 圖/山岳文化提供 當以為這輩子就是和貓無緣時,我搬到了伊斯坦堡。這群神奇又可愛的城市居民,改變了我對貓的看法。 圖/山岳文化提供 作者簡介 萊拉(Leyla Jhang) 90年後,出生於台灣宜蘭某個臨海的小鎮,曾經許下「這輩子一定要到伊斯坦堡旅行一次」的願望,因緣際會之下真的來到了伊斯坦堡並旅居於此地,目前座標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右岸。圖/山岳文化提供 文/萊拉當以為這輩子就是和貓無緣時,我搬到了伊斯坦堡。這群神奇又可愛的城市居民,改變了我對貓的看法。伊斯坦堡的貓,基本上對人類沒戒心,牠們大方自在地漫步於城市的各個角落;不論是在街道上、清真寺裡,甚至是超市的暖氣出風口下,都可以見到牠們可愛的身影,而這道特別的城市風景,一切都是因為伊斯坦堡人對貓的「愛」。伊斯坦堡之所以有這麼多貓居住在當地,說法很多,但其中最可信的傳言,要追溯回西元十四世紀,當時還是東羅馬帝國首都,名叫君士坦丁堡的那個伊斯坦堡。據說,當時以老鼠作為傳播媒介的黑死病,橫掃了整個歐洲,奪走數千數萬條人命。為了對抗鼠疫、避免船艙被鼠類入侵,並讓船上貨物和糧食得以完好保存,航海家們在船上養天性愛捕鼠的貓,成為一件極為普遍的事。身為海港城市的伊斯坦堡,位於歐亞中心樞紐,是當時海運網絡的中心。發達的海上商業貿易,便將無數隻貓帶進這座城市,此地的黑死病疫情也逐漸獲得控制。此後,這些貓便堂而皇之地成為這座城市的嬌客。先知「斷袖」的故事其實,生活在土耳其的人們之所以和諧地與貓共生,可歸功於另一個原因──他們的宗教信仰。土耳其人普遍信仰伊斯蘭教,在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中,便指引人類要善待動物,其中貓被視為潔淨的動物,人類更必須與牠們友好。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貓,就有一段「斷袖」的故事:當時來到了禮拜時間,穆罕默德想起身去做禮拜時,發現他的愛貓正熟睡在他的袍子上,為了不打擾貓睡覺,他便將自己的衣袖剪掉,確認貓還安穩地睡著後,他才起身去做禮拜。這段故事在穆斯林之間廣為人知,穆罕默德的愛貓米埃扎(Muezza),則成了伊斯蘭世界中最知名的「主子」,也因此造福了後來出生在穆斯林國度成千上萬的貓,特別是伊斯坦堡的貓。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土耳其人的待貓善舉,不僅店家會分享食物給貓咪,牠們也能自由進出清真寺。一位清真寺教長穆斯塔法.艾非對街貓就非常照顧。每當冬天天氣凍寒時,他會敞開清真寺大門,歡迎貓咪們入內避寒。我所居住的社區,冬天時也有鄰居用紙箱製作小屋,鋪上毯子給貓避寒;更有位貼心的鄰居本來想丟棄他的汽車,但後來並沒有這麼做,而是繼續把車停在社區的停車場,將四面窗開至十五公分左右的寬度,以便街貓能夠自由地在車的內外鑽進鑽出──這輛汽車從此成為社區貓咪遮風避雨的另一個家。社區外的人行道花圃旁,當地居民也會在每二十公尺處放置兩個盛放飼料和水的容器,每當容器快見底時,大家都會自發性地補充飼料和水。後來,當地政府乾脆在花圃上挪出一半的空間,並倒進特殊的沙石,讓人行道旁的花圃成為一條天然貓砂,這也是我看過最為驚人的「公共廁所」。除了流浪貓,當然也得提一下當地的流浪狗。雖說土耳其人寵貓,大家有目共睹,但其實他們對狗也相當友善,只是伊斯蘭教認為,相較於貓來說,狗更容易造成環境髒亂、帶來病菌,因此不適合把牠們當作寵物養在家中,必須將牠們安置在院子裡和戶外,並給予充足的糧食和水;不過,必要時可以將牠們短暫帶進屋內。針對流浪狗,伊斯坦堡政府採用TNR措施管理牠們;TNR直譯就是「誘捕、絕育、放回原地或另作安置」,是一種以人道主義為理念,能夠有效減少及管理流浪動物數量的作法。他們捕捉流浪狗,帶回進行結紮手術、施打疫苗,然後再放回原地;如果無法自行生存,則會幫忙找到有能力照顧牠們的主人。如此一來,在流浪狗數量不會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牠們也能像人們喜愛的貓咪一樣,自由自在地在城市裡生活。不論是對待流浪貓或流浪狗,伊斯坦堡人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打造了一座友善流浪動物的城市,政府的流浪動物保護政策只是一種輔助的工具,最根本的作法,終究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要有善待並照顧流浪動物的正確觀念和決心。與其一味地將牠們驅逐到人類的視線之外,不如讓牠們成為與人類共生的城市居民,那也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生存的遠大目標之一。漸漸地,人們會看見這分愛將如何滋養著彼此,就像伊斯坦堡,不僅是一座貓的天堂,也可以說是一道美麗的人間風景。(摘自《情旅土耳其:從一抹鵝黃到一片靛藍,那些你未曾知曉的美與愁》,山岳文化出版)作者簡介萊拉(Leyla Jhang)90年後,出生於台灣宜蘭某個臨海的小鎮,曾經許下「這輩子一定要到伊斯坦堡旅行一次」的願望,因緣際會之下真的來到了伊斯坦堡並旅居於此地,目前座標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右岸。大學主修社會學,後專注於文化研究與旅遊文學,最初在部落格寫作是為了和家人及朋友溝通,向身邊的人介紹土耳其的一切,一邊寫著便一邊鑽進了它的奇異世界中。曾從事歐洲、西亞及北非市場開發與客戶關係管理工作,經營個人網站「伊斯坦堡情旅日記」,作品曾發表於換日線專欄、世界公民島雜誌、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想想論壇、中時電子報及昇恆昌VOYAGER機場誌。 前一篇文章 【與眾不同】 提升自我 做好六件事 下一篇文章 【動靜一如】 默照同時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5【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身心一體】律動是最佳靈修【扶他一把】失落對青少年的影響【輕鬆小品】職場日常【學習轉念】你是覺醒玩家 也是宇宙縮影【挖掘深意】禮物【焦點效應】如何克服社恐症? 作者其他文章【海闊天空】 情旅土耳其 庫薩達斯鴿子島【情旅土耳其】 沉醉皚皚烏魯達山( 下)【海闊天空】 情旅土耳其上 布爾薩 探訪700年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