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生命不死」義理及信念的理解與詮釋(五)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0.12.13
1485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接著我們進入到第十一則要義,這一則要義揭示人間佛教的信仰之核心重點有二:其一是「單純、專一、無限深遠」;其二是「解脫煩惱、淨化身心、圓滿佛道」,而這兩者都是朝向「不生不死的境界,不生不滅的存在」而上達精進的。

人間佛教要義二十則之十一

星雲大師說:人間佛教的信仰是單純的,是專一的,是不生不死的境界,是不生不滅的存在;是自我在生命裡、在思想裡,會求得一個圓融、求得一個永恆、求得一個覺悟,求得煩惱的解脫,淨化自己。讓自己在所有的眾生中,好像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名言,要跳得更高,抛得更遠,跑得更快,做得更好。

一般人在尋求信仰的過程中,往往是「攀緣、夾雜、混淆、淺薄」而且是「有所求」的,而鮮少是「單純的、專一的、無限深遠的」而「無所求」的。星雲大師強調人間佛教的信仰是「單純的、專一的、無限深遠的」,來對治「攀緣、夾雜、混淆、淺薄」的迷信,我們就這一點來深入了解。

回憶起將近四十年前(一九八○年代),我曾經讀過一篇已故喜劇演員孫越(一九三○~二○一八年)信仰探索之旅的報導。孫越在十六歲時加入青年軍,十九歲時跟著國軍從大陸來台灣加入「水牛劇團」,展開軍中劇隊生活及演藝生涯。在他的自傳《往事如歌──孫越和他的老朋友們》中提到,在那動盪的年代,他經常「一邊打仗一邊演戲」。由於母親的緣故,孫越從十一歲起跟著媽媽信一貫道,一九五八年的八二三砲戰,人在金門的孫越趴在床下聽著砲彈呼嘯轟隆,看著年輕的同袍接連殉國,自己也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他坦言:「那一刻,第一次清楚知道自己並沒有覺得平安!」

孫越曾在「人生四季」演講中,提到過去在演藝圈看似最「風光」的日子,其實背後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也的「辛酸」,他從早到晚不分晝夜地拍戲,最高紀錄曾同時趕拍九部電影;在旁人的眼中,他事業最顛峰的時期,卻是他最想要自殺的人生谷底。當時的孫越覺得「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自己什麼都得到了,但是為什麼得不到快樂及平安?」其實不僅是他自己而已,演藝圈的眾多朋友也都和他一樣,面臨生命意義嚴重失落的危機,與生命價值極度匱乏的困境,於是他跟著大夥兒開始宗教尋覓與靈性追求之旅,到處參拜寺廟,求神問卜,尋訪高人指點等等。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越在聽從演藝圈朋友們的建議與引導之後,展開了宗教信仰的探尋之旅,說他自己在尋尋覓覓之餘,自認為「該燒的香都燒了,該拜的神明也都拜了」,但是卻一直都得不到內心的平靜與安寧。直到一九八一年陶大偉帶他接觸宇宙光和教會,在基督信仰裏面,孫越找到了「靠主喜樂」的答案。一九八九年當孫越退出演藝圈時,在耶穌像及牧師面前發表了「從今後只見公益,不見孫越」的信仰告白。

對於孫越最後能夠找到他的信仰,而且能夠堅持奉行,致力於社會公益,終身不渝,我感到隨喜讚歎與祝福,並且祈願他能夠回歸天主的懷抱,但是我必須指出,他在尋找信仰之際的宗教迷思與認知盲點。他的那一句「該燒的香都燒了,該拜的神明也都拜了」,就是問題之所在,我要問:什麼是「該燒的香」?什麼又是「該拜的神明」?難道宗教只是「燒香」?信仰只是「拜神」嗎?當然不是嘛!那些都是「心外求法、問道於盲」,無怪乎他當時無法得到身心的安寧與平靜。

一般大眾所以為的信仰行為,諸如:求神問卜、燒香拜拜,就是我在上文中所說的「攀緣、夾雜、混淆、淺薄」而且是「有所求」的,或許可以暫時慰藉心理所需,但是絕對無法安頓身心。六祖慧能大師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又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因此,我們只須要回歸到自己永恆不滅的內在佛性,這就是星雲大師所說的「人間佛教的信仰是單純的,是專一的,是不生不死的境界,是不生不滅的存在」。而人間佛教的具體實踐,就是「自我在生命裡、在思想裡,求得一個圓融、求得一個永恆、求得一個覺悟,求得煩惱的解脫,淨化自己」。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