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兒童的生死探索與自覺及其象徵性語言(三)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0.05.31
2795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三、生死的自覺式預感(續)

一般而言,導致死亡的情形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疾病、災禍(意外)、自殺以及老朽。然而就兒童的死亡而言,老朽的階段尚未來臨,故只有前三種原因成立,而以疾病與災禍為主。兒童自殺的情形通常都牽涉到其家庭結構、社會脈絡與人際關係等複雜的因素,故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

因為意外或災禍而死亡的兒童,常有一種「一語成讖」式的自覺及預感。庫布勒.羅絲醫師(Elisabeth Kübler-Ross)在她的《兒童與死亡》(On Children and Death)一書中敘述了兩個個案。一位十六歲的少女不幸墜馬身亡,事後發現在其生前留下的數首詩作當中,隱然預言了後來這一場不幸意外的降臨。另一個案例是個四歲的小女孩,有一天一大清早很興奮地對她母親述說,耶穌基督親口告訴她要帶她去天堂,而且一再強調她說的是實情而非夢境,請媽媽不要操心,當日下午該女童不幸遭人溺斃。

至於罹患癌症或絕症末期的兒童,其個人生死的自覺式預感表現得最為明顯,一方面因為其赤子之心未失,既無江湖上恩怨情仇的瓜葛與負擔,也無世間功名利祿的計較與執著,對於病痛與生命脈動的感受較為直觀與自然;另一方面則是受到社會習俗與禁忌之薰染與誤導的程度較淺,故而比較能夠坦然無懼而自然地面對死亡,也遠比一般成年人與老年人有更真切的生死自覺。

參、兒童的生死智慧

一、兒童的生死自覺

如果從生命本能的角度來觀察,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動物遠比浸淫在科技文明中的人類更具有生死的自覺,例如叢林中的大象可以預知自己的死期,而從容地到象群的「墓園」中等待壽終正寢的時辰。同樣地,其生活方式與個人身心愈接近大自然的人,愈具有高度的生死自覺,也愈能夠生死得自然、從容而有尊嚴。這種對於自然與生命的直覺反應,古人稱之為「天機」,乃是眾生與生俱來的本能;然而,在吾人成長的過程,卻不幸因為受到人間煙火的薰染,嗜欲日深以致於天機日淺。

一般說來,在現代的文明社會中,兒童遠比「大人們」更具有生死的自覺,而以癌症或絕症末期的兒童表現得最為明顯。大人們常會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罹患不治之症的孩子比較早熟?或是他們根本不了解死亡是什麼,所以才能夠坦然面對?」殊不知,苦難使人成長,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現象。然而,如前所論,經歷「病痛」與面對「死亡」是一種生命的切身「經驗」,而非抽象的「知識」,因此兒童未必就不了解死亡,成年人也未必就比兒童更了解死亡。

其實,「大人們」的生死經驗未必就比兒童豐富,另一方面,成年人與老年人累積了太多有關死亡的禁忌、迷信、成見與錯誤知識,反而更無法真切如實地了解死亡。因此,如果認為「兒童根本不了解死亡是什麼」,那是「大人們」的盲點與偏見。事實上,有許多案例顯示,絕症末期的病童,通過生死交關的切身經驗,對死亡有一種不可言傳的直接體悟,所以才能夠坦然地面對。

羅絲醫師在她的《兒童與死亡》一書中敘述了一位罹患動脈神經病變及腦出血的十五歲少女克莉斯汀(Christine)的例子。羅絲醫師認為絕症末期病童的生死自覺,是一種預感的自覺,而非意識的、智性的知識,源自於其「內在的、心靈的、直覺的導航器」,逐步引導兒童做好面對生命轉換的準備。

克莉斯汀有過兩次「蛛網膜下出血」及一次大腦出血的病歷,而且情況益發嚴重,醫生們考慮要為其施行手術。起先她很憤怒地拒絕,因為手術的風險很可能導致嚴重殘疾或腦幹損傷,那麼她寧願一死也不要殘疾。她曾經告訴過家人,生命的「質」遠比「量」來得重要。然而,經過反覆地思考之後,她決定接受手術,但是希望不會發生嚴重的殘疾或損傷,而將一切都交由上帝。

在等待手術的那段時間裡,克莉斯汀也做好了告別人世的準備,她留下了不少詩作,給母親、家人和朋友們的訣別書信,還有遺願與遺囑,並且在其中交代了遺贈的分配,葬禮的佈置──包括花的顏色,全家福照片的擺置與音樂的播放,彌撒主持神父的指定,以及親朋好友來賓的邀請等等。在預定手術日期的前一個月,克莉斯汀又因為出血而入院,然後就陷入昏迷,因此再也沒有機會接受手術了。

後來她的母親在給羅絲醫師的信中說:「克莉斯汀已經化蝶了。」她在遺文中所顯露的愛心、誠懇、信念,是留給家人的無價瑰寶。從這裡我們看到一位十五歲的少女所流露出的生死達觀,反而是在一般成年人或老年人身上較少見到的。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