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赤貧人口今年爆增1.2億

潘楠慕 |2020.11.01
2506觀看次
字級
新冠疫情讓都會區的民眾也陷入窮困。圖/法新社
聯合國的2030年消除全球極端貧窮目標恐難達成。圖/美聯社
拉丁美洲的極端貧窮人口已大幅減少。圖/法新社
防疫封鎖措施打亂供應鏈,讓食品的運送受阻。圖/美聯社
新冠疫情導致飢餓、營養不良人數大增。圖/美聯社
使用過的口罩被隨意丟棄,嚴重破壞生態。圖/美聯社
新冠疫情爆發後,塑膠材質的防護設備需求激增。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世界各國致力消除貧窮,原本已見成效;據世界銀行統計,過去三十年來全球「極端貧窮」人口持續減少;然而,新冠疫情已讓這個趨勢逆轉,也讓聯合國倡導的二○三○年終結極端貧窮目標難。

依據世銀的定義,「極端貧窮」是指每人每天的生活費在一點九美元以下(約五十五元新台幣),或每年生活費在七百美元(約兩萬元新台幣)以下,目前全球極端貧窮人口約為七點三億人。

世銀的《二○二○年貧困與繁榮共享報告》(Poverty and Shared Prosperity 2020)指出,該機構原本預測,全球極端貧窮人口可在今年底降至約六點一億人,但新冠疫情爆發,導致全球陷入赤貧狀況的人數不減反增,今年增加約一點二億人,明年可能繼續增加。

世界銀行全球貧困與平等業務負責人桑切斯-巴拉摩(Carolina Sanchez-Paramo)表示:「這是我們這個世代經歷過最嚴重的挫折。」他指出,即使是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機讓大部分地區陷入衰退時,極端貧窮人口的數量仍繼續下降,因為印度和中國大陸這兩個主要新興市場仍持續成長。

過去三十年來,全球許多最貧困民眾的生活水準持續改善。一九九○年時,光是東亞地區(以中國大陸為主)就有近十億人的生活符合「極端貧窮」定義,南亞(以印度為主)也有五億赤貧人口。

隨後,中國大陸和印度的經濟快速崛起,數億人擺脫貧困。與此同時,拉丁美洲的貧困人口也減少一半。儘管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讓許多人陷入極端貧窮,但這種衝擊並未延續太久,隔年的數據便已改善。

然而,最新的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的影響遠高於全球金融危機,也正讓一些新的族群陷入貧困;在疫情爆發前,極端貧窮者多數是居住在農村、教育程度低、年輕和務農者。但疫情正把貧困帶入都會地區,使受教育程度較高、從事非正規服務業、建築業和製造業的族群收入大減。

世銀指出,目前最令人擔憂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地區;相較於世界其他國家,這個地區在消除極端貧窮方面的進展緩慢。在疫情爆發前,此區約有四點四億人處於赤貧狀態,經濟學家預估,疫情將讓此區今年極端貧窮人口增加四千萬,達及四點八億人。

世銀表示,聯合國倡議的永續發展目標之一是到二○三○年時消除極端貧窮;分析師原先認為,這個遠大的目標雖然略顯激進,但並非不可能實現。經濟學家指出,造成極端貧窮的兩大因素是地緣政治衝突、氣候變遷,如今疫情肆虐,已讓聯合國達成這項目標的希望渺茫。

世界銀行總裁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表示,新冠疫情、經濟蕭條將使貧窮問題加劇,各國須重新制定長期發展策略,包括促進可持續和包容性成長、投資人力資本、提高公共行政管理和服務品質,同時確保債務保持在可管控水準。

世銀表示,將提供補助和貸款協助貧窮國家度過新冠危機,也正致力應對緊急問題,例如糧食援助、數位連結以及公平獲得新冠肺炎診斷、治療和疫苗等。世銀並呼籲,新冠疫情讓全球出現歷史性的衰退,貧窮和弱勢族群首當其衝,各國必須共同努力,推動迅速、重大及實質性的政策,以挽救生命和生計,促進共享繁榮。

糧食系統受創 點亮飢餓瘟疫警訊

新冠疫情不僅是前所未見的全球公衛危機,也危及糧食安全;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疫情對經濟和社會造成毀滅性的衝擊,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的人數在今年底由約六點九億人增加一點三億人,增至八點二億人。

世衛指出,全球三十三億勞動人口中,近一半因為疫情面臨失去生計的風險。對多數人而言,沒有收入等於沒有食物與營養品。低收入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營養所受威脅最嚴重,尤其是最邊緣化的人口,包括小農和原住民。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表示,疫情衝擊全球糧食系統,也暴露其脆弱性。許多國家採取封鎖措施遏制疫情擴散,也導致農牧業的勞動者無法進行市場活動,例如購買飼料、出售農牧產品,工人無法收割,國內和國際食品供應鏈也因此大亂。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主席畢斯利(David Beasley)以「飢餓瘟疫」形容疫情帶來的糧食危機,他並示警,目前每天有三十萬人位於瀕臨餓死邊緣,若第二波新冠疫情來襲,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較窮困、需要進口糧食的國家已面臨斷糧或糧食價格上漲危機。

以義大利食物銀行為例,該組織的主席布朗諾(Giovanni Bruno)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後,向食物銀行申請接濟的數量已增加四成。

WFP表示,為了防止新冠疫情釀成人道和糧食危機,世界各國應匯集專業知識和經驗,協助其他國家採取應對措施,制定長期可持續策略,以應對農業食品領域面臨的挑戰,尤其是潛在的糧食安全和營養不良問題。

WHO與FAO也聲明表示,各國須審慎應對糧食安全的挑戰,以保障所有人的糧食安全和營養,並確保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會更好。

塑膠類防疫護具

加劇生態危機

倫敦的拾荒者邁克勒姆表示,泰晤士河向來能反映現況;她說,一月時,河邊淤泥裡最常出現的是香檳酒瓶,夏天則有許多足球;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泰晤士河多了許多口罩和乳膠手套。

環保組織「海洋亞洲」(OceansAsia)負責人史托克斯則表示,香港離島索罟群島原本已有大量塑膠瓶、購物袋等廢棄物,如今更充斥廢棄口罩。

《經濟學人》報導指出,這些現象凸顯疫情已讓廢棄物汙染情況惡化。據統計,疫情爆發以來,美國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消費量已增加三倍,尤其是口罩、護目鏡、塑膠手套等個人防護設備(PPE)。

《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雜誌的報告則稱,全球每月使用後丟棄的一次性口罩高達一千九百四十億個。口罩的主要材料是不織布、活性炭和塑膠,無法自然分解,若未妥善處理,將嚴重傷害生態。

不僅如此,封鎖措施要求民眾居家避疫,使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也帶來大量廢棄物,尤其是塑膠材質的包裝;據統計,今年三月共有二十五億人在亞馬遜網站購物,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六成五。此外,疫情也讓餐飲外送服務快速成長,用於裝盛食物或飲料的器具,多數是塑膠製品。

這些情況讓環保團體憂心忡忡,非政府組織「國際固體廢棄物協會」(ISWA)指出,疫情導致塑膠廢棄物大增,這代表許多塑膠廢棄物將被送往垃圾掩埋場或被焚化。在貧窮國家,垃圾掩埋場通常只是露天垃圾場,塑膠廢料很容易進入自然環境;即使焚化,也會產生有毒廢氣,且會留下塑膠微粒,最終滲入海洋。

專家呼籲,為了對抗疫情,增加使用塑膠製造的物品在所難免,但使用和拋棄時的處理須更謹慎,以免遏阻了病毒,卻付出生態浩劫的慘痛代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