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傳統手藝 只看待成文化「遺產」

 |2020.11.01
1114觀看次
字級

幾十年來,潘魯生始終希望能讓更多人關心民藝,讓手藝的價值得到更廣泛的認同,他認為這需要把民間文化創新理念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手藝重新回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

記者:您創辦的中國民藝博物館,現在觀眾多嗎?

潘魯生:多,它現在設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博物館,在大學城裡面,很多中小學生都會去看,我們的老師上課時也會帶學生去看家具、服飾等實物,可以說已經成為一個課堂。我覺得這種教育價值比單純的公共展示價值更高,可以提升年輕人的文化認知和審美。

最早做這個博物館時,我就想著讓孩子們都來看看,懷著這樣簡單的願望,到現在我也還是這麼一個願望。

記者:您提出的「民間文化生態保護」引起過很大反響,現在二十多年過去了,在您看來,我們今天的民間文化生態有什麼變化?

潘魯生:一九九○年代我提出「民間文化生態保護」,是因為感到保護民間文化不能局限於單獨保護一個一個物件,民間文化是個生態系統,它是傳統手工文化的生存環境,需要整體去保護、傳承、創新和衍生。這種保護是保護我們文化的基因和種子,保護我們的生活方式。

比起二十年前,現在情況好了很多,大家逐步認識到民間文化的價值,傳統手工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重視和保護。如果我們這次的展覽是在二十年前辦的,也許不會有現在這麼多人來看。

記者: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挺容易聯想到冷清中艱難堅守這樣的形象。

潘魯生:「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個引入的概念,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我們翻譯成這個詞。「遺產」聽上去是一種遺留物,其實我們更要保護活態的文化,它指向的不是物質形態的物件,而是無形的文化。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不能只把傳統手藝作為「遺產」看待。

記者:您很在意一些詞的用法,過去也說過不主張對民間文化使用「開發」這樣的詞,而應當說「發展」。

潘魯生:對,「開發」,往往是抱著一種特定的目的去發掘和利用;「發展」,是尊重文化的本體。用詞的背後,體現的是人的理念,我們要以合理的態度和理念對待文化。

記者:前兩年,日本漆藝師赤木明登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曾說:「中國欠缺的不是做好東西的人,而是用好東西的人。」做的人有,但沒培育出來使用的人。您怎麼看?

潘魯生:我們要培養我們的審美,從民藝中,人們應該能看到中國樸素、美好的生活,而不是看到民間的、傳統的,就覺得土氣,覺得不夠高大上,不夠有品質。所謂的生活品質是一種內在的質量,民藝教給人們樸素之美。我們需要加強美育,包括從娃娃抓起,從教育抓起,讓孩子從小認識、接觸手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