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01
石舫亘觀察國內就讀理工女生約占4成,然而在科技產業展露頭角的女性員工及領袖,卻遠低於這個數字,於是在2013年創辦以建立全球女性科技人才職涯成長平台為目標的公司──WeTogether.co(一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她想向女性傳達:
「只要對專業有自信並敢於發聲,妳在生命任何一個階段都可做出改變。」
02
被稱為「最了解台灣的日本記者」的野島剛,在2018年離開工作長達25年的《朝日新聞》,踏上了長達半年的一個人環遊世界之旅。這是他送給自己的50歲禮物,也是一場為自己拉出時間和空間,思考人生下半場的旅行。他表示:
「我最怕死的時候後悔。我希望人生夠精采,起碼沒有浪費人生。」
03
高職畢業、考大學時因成績太差而落榜,自視為「不成功者」的李欣翰,在2008年誤打誤撞踏進人力資源圈,在2019年成為IBM在台63年以來,最年輕的人資長。而他成功的關鍵,就是「做好不喜歡的事」。李欣翰笑稱:
「不喜歡的事情,遇到了也走不了,不如接受、改變自己。」
04
英國演員艾瑪・華森除了在演藝路上不斷突破之外,她更懂得發揮公眾人物的影響力,2014年她成為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並發起「HeForShe」兩性平權運動,在2018年也站出來聲援反性騷擾活動「Time's Up」。她說:
「我不想讓別人來定義我,只有我自己才能決定我是誰。」
05
有「千年一遇美女棋士」封號的黑嘉嘉,14歲那年她考上職業棋士,20出頭歲晉升職業7段,是台灣段位最高的女棋士。然而她並未止步於此,在2016年她走出圍棋的領域,加入種子音樂,轉戰演藝圈。黑嘉嘉表示:
「把夢想當飯吃,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成功不會是偶然,必須付出許多努力。」
06
徐靜蕙在1993年進入達美樂,儘管不被家人看好,甚至被戲稱為「賣餅的」,她仍決定以披薩構築職涯。她在2016年成立「客意直火比薩」,結合在地小農食材製作出美味佳餚,每月創造百萬營收。徐靜蕙說:
「要相信自己,不要害怕,走一輪後再回頭看,什麼都很輕鬆,轉個身,什麼都會了。」
07
奧運國手張嘉哲,2014年時他左腿脛後肌肌腱斷裂,經過漫長的復健之後,在去年中國大陸廣州國際馬拉松賽,他跑出2小時15分2秒的成績,不只刷新個人紀錄,也讓他成為台灣男子馬拉松史上第2傑。張嘉哲表示:
「我從來沒想過放棄!慢慢從0開始,恢復成績到50分、100分,甚至110分。」
08
被喻為「漫畫才子」的蕭言中,《童話短路》、《笨賊一籮筐》等漫畫皆廣受讀者喜愛。2017年他結合中國武術動態與禪學,獨創「指劍畫派」,向世界展現單幅漫畫的藝術之美。去年被診斷罹患大腸癌的他,即使已化療16次,仍不願放下畫筆,蕭言中表示:
「我會繼續站在漫畫原創最前線,努力到最後一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