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啟發魔幻想像力 南韓繪本作家白希那《我是狗》《奇怪的媽媽》《奇怪的客人》 文/李明足 |2020.09.27 語音朗讀 29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我是狗》圖/小魯文化提供《奇怪的媽媽》圖/小魯文化提供《奇怪的客人》圖/小魯文化提供 文/李明足經常陪伴孩子閱讀繪本的父母、師長一定知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孩子很幸福,本土原創繪本涵蓋各種類型,提供孩子認知學習與愉悅的童趣。有幻想創意,激勵孩子的想像力,如《誰的家到了》;有自然觀察,可和孩子去走讀,如《橙瓢蟲找新家》;有強調常識知識學習,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我的蔬菜寶寶》;還有生活調適,寓意情緒的抒發,如《愛哭公主》,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繪本。除了本土創作外,為數不少的外來繪本,亦是親子共讀的重要閱讀資源。近年來南韓童書繪本陸續引入,其中不少在國際上獲獎的優秀作品,值得親子或師生翻閱。連結現實與超現實南韓繪本中,白希那的繪本不只深受南韓親子喜愛,在台灣亦然。目前在台灣出版的《長壽湯仙女》、《魔法糖果》、《我是狗》、《奇怪的媽媽》和《奇怪的客人》等等,她創作的繪本常在不足為奇的現實生活,加入超現實情節,像白雲可做麵包,月亮可以做成雪酪,來自天上奇怪的媽媽和奇怪的客人。不只文字故事,在圖像呈現方面,她擅長應用複合式媒材,包括剪紙、布藝、紙黏土等等。畫面透過攝影借位手法,使讀者翻閱平面紙本時,會有躍然紙上之感。白希那為每本故事築了一座橋,翻開書,孩子從一個平凡事件,隨著情節橋梁一步步踏上超現實轉入魔幻想像。正因為這種轉圜明快的說故事技巧加上多媒材取代平面彩繪,形塑獨特的「白式童話」風格。她營造的平面畫面卻有立體感,角色醜萌個性卻鮮明,故事有脈絡又不設框限,令她在繪本創作力超越一般繪本,並於今年獲得世界最大兒童文學獎:「二○二○年林格倫紀念獎」。接地氣又接天氣近期在台灣出版的《奇怪的媽媽》和《奇怪的客人》更展現白希那在現實與超現實故事操持流暢。《奇怪的媽媽》中如同台灣職場婦女寫照,孩子突然生病,苦於無人照顧,四處打電話求助(當下每個焦慮的媽媽多希望老天能派一位仙女協助,故事走向切中媽媽們的期待)。這時白式童話的特色出現:故事由地上陰錯陽差連線到天上善良仙女,她莫可奈何,只好充當「奇怪媽媽」下凡。由做蛋花湯到用荷包蛋烘暖家裡,打蛋白變成一朵朵雲,讓浩浩舒服的睡著。《奇怪的客人》中大人不在,兩個在家無聊的姐弟,突然闖進一位男孩,說他來自天上掉下來迷路了。一下子吃麵包脹氣放屁,杯盤亂飛;一下子吃冰,室內下雪;一下子打破雞蛋,粉紅棉花糖變成雲霧,他無理取鬧造成室內雷雨,搞得房子一團亂。即使這樣,看著天上來的哥哥帶走他,這對姐弟面對混亂的房間,開始想念他了。這兩本繪本故事像台灣家庭生活(都會家庭的型態),非常接地氣,另一方面故事節奏明快,馬上轉入超現實的故事段落,孩子也覺得有趣,適合親子共讀討論。像:故事中突然從天上來了的「人」,又是與孩子思考討論的重要觸媒。又如:爸媽不在,你突然生病,怎麼辦?你會怎麼做?你知道如何求助嗎?常常聊到最後,蠻多的孩子會說:「真希望我家的手機也能連到仙女那兒。」另一本《奇怪的客人》在討論過程,即使聽到不同的意見,那表示孩子看完之後,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這就是親子共讀的漣漪效應。 前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 小孩要成長 先讓自己變成無用之人《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下一篇文章 【閱讀作家】 陳宗暉 孤獨的長跑者《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8雲梯2025.07.0109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寫下你的關鍵詞》選對關鍵字 重新定位人生【圖文閱讀】《不一樣也沒關係》以不同視角看待天賦【書市隨筆】《走讀自然.花言樹語》關注人文與自然的連結【瀾光筆記】《歡迎來到電影小吃店》一個念頭 頹廢人生飛揚起【書頁微光】《長女病》 照護長輩 大家一起承擔【閱來悅愛】《啾啾的媽媽》 沒有血緣仍是一家人 作者其他文章【大人讀的圖畫書】《要求很多的餐廳》 宮澤賢治 對庶民與自然的悲天憫人【親子共讀1】《六隻老鼠賣西瓜》輕鬆學到財商概念【親子共讀】 《太自私了吧!?》、《心情不好的小金》 不只自我覺察 更培養解決問題能力【親子共讀】節日繪本不只談慶典【親子共讀】認識任務型車輛 培養關懷與自信【親子共讀】 翻開繪本 認識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