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仁醫】 新北醫師獻藝 7社福團體受益 陳玲芳 |2020.09.26 語音朗讀 32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金牌作品〈過客〉(攝影者:鄭進仁)。圖/新北市醫師公會提供 優選作品〈歡樂時光〉(攝影者:郭榮昆)。圖/新北市醫師公會提供 頤福園為住民長輩安排慶生活動。圖/新北市醫師公會提供 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 ,新北市慈善義賣今年邁入第三年, 希望號召更多人 共襄盛舉。圖/新北市醫師公會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新冠病毒疫情席捲全球,為幫助社福團體度過難關,新北市醫師公會無懼疫情,今年持續舉辦慈善公益義賣與拍賣活動。義賣金額將捐贈給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的頤福園、唐氏症基金會等七個社福團體,希望降低疫情對慈善捐款銳減的衝擊,讓弱勢民眾都能獲得良好的照顧與服務。新冠病毒疫情未歇,連帶影響社福團體的善心捐款金額,造成大幅下滑,部分機構甚至連員工薪水都發不出來。雖然人與人之間接觸,必須隔著一層口罩防護,新北市醫師公會推動慈善公益的心,卻絲毫不受疫情影響。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三年前適逢公會成立七十周年慶,開啟了籌辦慈善公益義賣及拍賣活動的序幕;第一年規畫慈善音樂會門票義賣,去年開始舉辦全國醫師盃攝影展與藝術畫作與陶瓷品的公益義賣,今年邁入第三屆,仍秉持著救助弱勢、關懷社會精神,積極籌備公益義賣活動,並順利募得八十九件醫師攝影得獎作品,與藝術家畫作及陶瓷作品。做慈善公益新冠疫情沒在怕周慶明不諱言,今年全球遭遇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許多企業行號的業績大幅滑落,就連醫師門診量也急遽驟減。儘管如此,新北市醫師公會成員,在協助政府對抗疫情的同時,也不忘做慈善公益活動。在大家呼朋引伴、出錢出力的號召下,這次不僅順利募得五十七幅醫師攝影比賽的得獎作品,還密集聯繫國內知名藝術家,慷慨捐出三十一幅極具收藏價值的精美畫作與一件陶瓷作品。接觸社福團體已經二十多年的李秀娟醫師,也是這次二○二○新北市醫師公會公益義賣活動主委。她表示,這次疫情讓政府補助與社會大眾捐款大幅下滑,社福團體因此而財務更加捉襟見肘;在疫情衝擊經濟環境的困難時刻,今年還能順利舉辦慈善義賣捐款活動,顯見新北市醫師公會成員「樂於付出、勇於承擔」的精神,以及社會大眾的善心義舉,誠屬難能可貴。李秀娟說,今年慈善活動募集的八十九件作品義賣與拍賣後,所獲得的上百萬元善款,將用來捐助七個社福團體,包括輔仁聖博敏神學院—頤福園、唐氏症基金會、罕見疾病基金會、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陽光基金會、新北市自閉症服務協進會、福山部落—福山美麗谷推廣協會。頤福園安老人瑞神父也嚮往今年受贈團體之一「頤福園」,位於輔大聖博敏神學院內,最早由詹德隆神父與狄若石修士奉命合力建置,迄今已有三十二年歷史。詹德隆神父說,頤福園有十五個床位,主要照顧耶穌會會士或終身奉獻的修士與神父;當他們生病無法工作或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他人協助時,仍有一個康復療養的短暫居所或溫馨安老的照護地點,至今三十多年來,在此靜養者已有一千多人。有別於一般安養機構,頤福園環境清幽、鳥語花香,無論住民或照服員、清潔打掃人員、煮飯阿姨、頤福園主任,大家都生活在充滿愛的環境裡,輪椅可在園區內自由行動。每天上午,頤福園會安排大家聆聽新聞時事及做健康體操,早上與下午則分別有健康檢查、復健及身心舒展活動,生活規律平靜。溫馨完善的環境與照護服務,連高齡一百零三歲、至今仍堅守工作崗位的第二十六屆醫療奉獻獎得主賴甘霖神父,也心嚮往之,笑說:「如果哪天發現我頭腦不清楚了,不要管我說什麼,但一定要送我到頤福園!」七十八歲詹德隆神父,父親是加拿大魁北克的知名家庭醫師,母親與妹妹都是護理師。詹神父二十四歲來台後,勤學中文,曾在輔仁大學講授公共衛生倫理、人生哲學等課程,積極推動宗教及心理輔導,一待就超過五十四年,奉獻台灣逾半世紀,早把台灣當「故鄉」。為求維護頤福園環境與服務品質,每年維護費用高達六百多萬元,詹德隆神父出錢出力,不僅捐出自身三百多萬元退休金,還把加拿大每月發放的老人年金五百美元也全數捐出,迄今持續十二年。到宅療育助遲緩兒一臂之力另一受贈團體「唐氏症基金會」,除了照顧唐氏症患者及家屬,還提供「到宅療育」服務,讓家住新北市金山區老舊三合院,原本只會說「爸爸、媽媽」,無法說出完整句、與人正常對話的四歲小光,在經過語言治療師與特教師每周一小時、長達半年的早療課程後,透過許多教具、繪本、書籍、小球及套圈圈等玩具輔助與引導對話下,終於會主動表達、說出完整句子了。唐氏症基金會副執行長周美汝表示,小光家沒有現代化浴室與鍋爐,目前仍用傳統方式堆柴燒水,客廳只有一盞昏暗的小燭燈,沒有專門書桌椅子,不像一般都市孩子有舒適的讀書環境,他必須得趴在客廳飯桌上,在昏暗燈光下念書寫功課。由於長期缺乏語言刺激,小光沒機會獲得學齡前兒童應有的教育,因而造成發展遲緩,直到金山衛生所護理人員在幫他打預防針時,發覺他有疑似發展遲緩情形,主動通報、轉介到唐氏症基金會的早療個管中心,經過完整詳細評估,才開始了每周一次的「到宅療育」課程。小光住在山上,特教師每周三駕駛「行動早療車」到小光家,每次上山及下山來回路途至少兩個小時以上。特教師透露,第一次接觸小光,當時他的眼神空洞,只是靜靜地看著,即使想跟大家親近卻不會表達,幾乎無法跟人對話。「小光口渴了嗎?你想要喝什麼呢?」特教師用愛心與耐心,逐漸打開小光心扉,並教導他許多詞彙語句,引導他主動表達說出內心話。一回生、二回熟,現在小光已經能夠指認各種生活物品、說出完整句子,並主動說自己要看電視、想一起玩球等。而讓媽媽跟特教師最感欣慰的則是「小光臉上笑容變多了」,可以開心地跟班上同學互動。周慶明表示,社會上有許多像小光一樣需要「到宅療育」,或需要「長照安養」服務的弱勢民眾,他強調新北市醫師公會舉辦慈善義賣、拍賣活動,只是一個起步,希望透過公會幹部成員及醫師的善心義舉拋磚引玉,鼓勵、號召更多人投入慈善公益行列,幫助社福團體,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前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 中醫睡眠養生法 下一篇文章 骨鬆是老年無形殺手 挑對時機篩檢可預防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5【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開啟睡眠之門【中醫專欄】冬季到了,台灣人該這樣進補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養眼專欄】為何視力好或高度近視,都易提早白內障?吃得好 讓排毒變成日常 作者其他文章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