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達爾文挖到古生物化石,開始有了質疑上帝的念頭。從此這個疑團就占據了達爾文的心:「地球上新的生物第一次出現,到底是什麼樣子?」各位同學,許多偉大科學家之成長,常常起於最初的那段自我一問。
圖/BOB
本文摘自《數理化通俗演義》好讀出版
文/梁衡(中國作家協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上回說到達爾文挖到古生物化石,開始有了質疑上帝的念頭。從此這個疑團就占據了達爾文的心:「地球上新的生物第一次出現,到底是什麼樣子?」各位同學,許多偉大科學家之成長,常常起於最初的那段自我一問。
伽利略見自由落體,一問而研究出落體規律;牛頓見蘋果落地,一問而終悟出萬有引力;哥白尼見托勒密體系的繁瑣,一問而生成出自己的日心說;克卜勒見火星軌道與觀察記錄的8分誤差,一問而導致發現行星運行定律。一個人性格的養成,要學會堅內而拒外,防微而杜漸,出汙泥而不染;相反一個人學問的累積,則要虛懷而多求,見縫插針,追蛛絲馬跡而不捨。當他遇到可疑的東西時,那一捫心自問,正是已將鑰匙插入了鎖孔,只待一擰、再一推門,一座神祕王國就豁然展現在眼前。這達爾文自從心裡暗暗起了對上帝的懷疑,在以後的考察中就處處留心,時時在意了。
又過了3年,1835年9月,達爾文隨小獵犬號來到加拉巴哥群島。他們看到許多大龜排成長隊,足有幾公里長,浩浩蕩蕩向前著,而每隻大龜少說也有一百多公斤。原來這個島上缺水,牠們是前往水源地喝水的。看牠們那個樣子,一會兒探出頭來望望前面,離泉水還遠著呢,又縮回脖子,一步一寸,不慌不忙地往前挪。
大龜給的啟示
泉水到了,烏龜們不顧一切地將頭栽到水裡,一連喝幾十口水才喘一下氣。原來牠們這樣喝一次就可以忍受好多天乾渴,那水都保存在心包*和膀胱裡。難怪當地居民遇到缺水就殺這種大龜取水呢。同樣是烏龜,為什麼這個島上的烏龜就有這種特殊本領呢?難道這是上帝專門為這裡專造的新種嗎?可是這個島的形成,不過才幾年啊。這以前上帝不是早就將所有的物種都造好了嗎?
達爾文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島上的物種與南美洲屬同一類型。但是由於這裡氣候奇特,牠們又很不同。他蒐集了島上的生物標本,26種陸棲鳥類中,有25種是島上特有的;15種海棲魚類,全部是新種;25種甲蟲中,只有2、3種是南美也有的;185種開花植物,其中新種就有100種。看來這些新物種並不是上帝創造的,是這裡特殊的氣候,特殊的環境造成的,物種是可以改變的,是受自然選擇的!
1836年10月20日,經過5年的海上漂泊,飽覽了自然風光,達爾文回到了英國。再過了3年,他與自己的表姊愛瑪結婚。達爾文的腑內已經是一座富礦──那是5年環球生活中一點一滴形成的,現在他就要坐下來一點一點開採了。他知道自己雖蒐集了許多材料,但專業知識還是不夠。他繼續和他崇拜的地質學家雷爾聯繫,又找到植物學家胡克合作。雷爾比他大12歲,胡克比他小8歲,但是他們卻結成了一個真正的「忘年聯盟」,這個聯盟後來還有比達爾文小16歲的赫胥黎加入,組成了一個演化論向舊勢力開戰的堅強堡壘。
(待續)
*編註:又名心膜,覆蓋在心臟表面的膜性囊。
本文摘自《數理化通俗演義》好讀出版